目前分類:淡蘭古道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暖東舊道(十分古道)       

        暖東舊道又稱為十分古道,是大正七年(1918)前平溪線鐵路未興建前,十分地區居民往來暖暖之主要道路。而暖暖自嘉慶中葉以來為淡蘭古道必經之要站,當時鄰近地區的大菁、茶業、香菇等物產,可藉利用暖暖港口(今暖江橋附近)轉運到艋舺出口,因而造就了暖暖市街繁榮商家林立,其富裕程度有如「九萬十八千」。

      十分地區約在1870年開始大量栽培大菁,為當時居民主要收入來源。當地居民便藉由此路翻山越嶺挑著藍泥前至暖暖加工後出口,因此暖東舊道亦有「藍絲路」之美稱。後因茶業引入臺灣,居民紛紛改種茶葉,大菁產業遂告沒落。到了日治時代,台陽礦業公司為開發石底煤礦,興建了平溪線鐵路,自此十分居民對外交通多改搭火車出入,以致暖東舊道,漸少有人行。 

番子坑步道

        番子坑步道,舊稱為千階嶺步道,路徑由十分南山社區到平湖森林遊樂區的西步道的一條山徑。番子坑,顧名思義,此處往昔有原住民居住。平溪地區番子坑的地名,實有兩處:一處即前述平湖森林遊樂區境內,另一處火燒寮龍合橋涼亭附近。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柑腳城: 吳磋築城及志津基太郎追蝶藍染夢

    2022年10月1日參加藍天隊行程,由柑腳「威惠廟」集合後出發,左側有間大正八年(1919)創校的「柑林國小」,這裡屬雙溪長源里的柑腳社區,舊稱為「柑腳城」,因地處高丘之上,內有柑腳溪灣流其間,河岸懸崖陡起,其天然形勢,彷如一座天然城寨。「柑腳城」自清末以來,因茶市而繁榮,成為一個淡蘭古道中路上重要聚落,由此處經下坑、中坑出盤山坑,越嶺到火燒寮經平溪可出汐止,或由赤皮寮出十分寮,取道至暖暖,兩路皆可到達艋舺。

     道光30年(1850)8月「柑腳城」附近發生漳泉分類械鬥,漳人據此地勢擊敗來自平溪的泉人。到了咸豐3年(1853)8月14日因宜蘭軍糧徵收價格過低問題,引發吳磋、林汶英等人率眾噶瑪蘭梅州莊 (今宜蘭市梅州里)起義,9月吳磋抗清失敗後率殘部至此處,築造土圍,負險自固。北路協副將曾玉明由頂雙溪率兵進剿,攻破土圍,焚毀城壘。吳磋復由後山小路再逃至闊瀨「粗灘」地方,最後藏匿於「中心崙」一帶。隔年2月底清廷再度派兵前往將其生擒,並押解回蘭。

 明治32年(1899)9月間有位喜歡蝴蝶志津基太郎的日本警察,被調派到柑腳城擔任派出所所長。他常利用勤務時於頂雙溪一帶捕追蝴蝶做成標本,很幸運這批標本被送到在東京研究家三宅恒方的手中發表論文,成為臺灣昆蟲學研究基石(註1)。志津所長在其任職期間,因奉命進行中坑山區大搜索及林李成搜捕行動,遂與曹田結識並成為至交,後來辭官並與其合夥經營灣潭藍染事業(註2)。1901年被聘為顧問,1903年與其搭船同赴日本參觀大阪博覽會途中,因飲酒酩酊大醉,不幸墜海而歿。迫使曹田之藍染事業於1907年宣告停止。

崩山坑古道: 又稱虎柑越嶺路或大平古道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90年劉銘傳興建基隆到台北鐵路時工人意外於七堵橋下發現砂金,隨後湧入大批淘金人潮。清朝政府為便於管理遂在1892年2月1日開辦「金砂局,並向淘金者收取釐金(註1)。1893年發現小金瓜露頭,此消息一出,來自四面八方採掘者,為一圓黃金夢紛紛投入採金之行列,尤以來自雙溪貢寮一帶居民,因地利之便來此採礦者眾多。後因該局人謀不臧等因素,1894年轉由「金寶泉」商號來承包此事務(註2)。

        「樹梅坪古道」及「百二崁古道為採金所形成的古道當時採金礦工人,由土地公坪上來,到達九份四號福德祠後,多由廟後山徑前往小金瓜露頭採礦,於是便形成現今的「樹梅坪古道」。至大金瓜露頭之採礦工人,循金西坑溪谷經貂山古道前往段路即為現今所稱的「百二崁古道」。而百二崁古道,原為早期凱達格蘭族採金之秘徑(註3)到了嘉慶年間,因燦光寮塘三爪仔汛及柑仔瀨鋪之設立,成為兵勇巡哨及鋪兵遞送公文之便捷路(註4)

       日治時期百二崁古道兩旁,屬於田中長兵衛之金瓜石礦區,因採金工人大量移入,於是便形成茂風、金西坑兩聚落。茂風聚落全盛時期約住有了七、八十戶人家,而金西坑聚落約住四十幾戶人家,直到戰後才後陸續搬離此區域。

       由九份走崙頂路出來,來到102號公路,取右往樹梅坪古道,經公路16K後就來到九份四號福德祠,其左側又有座大眾廟。2009年立有兩廟興建緣起:「係為感念福山寶地採金古道,讓礦山人得以驗證礦山精神之機會,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為九份小金瓜礦脈大發現之隔年,三貂保長潭莊人氏江茂土先生暨眾股夥等為感謝神恩,重修大眾廟並立碑紀念。原廟用本地石材打造而成,年代久遠古意盎然,上方之採金古道可連接百廿階仔古道,是昔日採金者往返燦光寮及牡丹坑等礦場之捷徑。」

       碑文中三貂保長潭莊,即為現今貢寮區長潭社區,當時屬三貂保之範圍。後據日人調查,1894年「金寶泉」承包時期,每月領牌採金之人多則在四千人以上,少則亦有三千人。江茂土先生應屬前述時期眾多採金領牌成員之一。另據文獻顯示金寶泉於該段期間獲有純益二十萬元,平均每月約二千兩,如此優厚的利潤,難怪前往採金者趨之若鶩。

       由廟後上爬發現有昔日採金所留下的山皮坑,續上階梯路抵達約102公路18.7K處樹梅坪停車場,越過馬路即是通往樹梅坪的草山戰備道入口,這裡立有往燦光寮古道解說牌。沿此戰備道前行來到貂山古道口,這裡有座「金瓜石福德宮」。此處土地公廟為什麼會冠上「金瓜石」的地號? 十多年來路過此處,並未注意到有甚麼不對勁,直到最近終於了解這一帶以前叫做「金瓜石」,因其附近有座大金瓜之岩嶂。1894年發現大金瓜露頭,當時附近居民因其山形像南瓜(台語叫作金瓜),便稱此處為「金瓜石」或「金瓜石山」,日本領台後將金瓜石改名為「本山」,不過金瓜石的地號卻一直沿用至今。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九份地名由來    

九份地名的由來,相傳早期在九份溪上游及大竿林溪附近的山坡地上開闢水田及茶園的住有九戶人家,當時物資補給從焿仔寮港上岸時都要分成九份。現存九份最早古文契為咸豐十一年(1861)陳紅慶與游二南兄弟所立的《杜賣契》:「立杜賣盡根田契字人陳紅慶。有自置水田山林埔地壹所,坐址土名九份寮,東至獅仔石大橫山崙分水為界;西至大溪陳家為界;南至樹梅皮腳黃慶反水為界;北至橫山崙尾透大溪為界。 … 今因欲銀別創,愿將此業盡行出賣,先問房親人等不欲承受,外托中引就與游二南兄弟等前來出首承買。當日仝中三百言定,時值盡根佛面銀捌百大員正。即日立契,兩相交付,…。」。

九份和金瓜石之關係

        由此杜賣契可得知,九分寮應指「九份」,「獅仔石」即是「無耳茶壺山」,「大橫山崙」即是「半平山」,「樹梅皮」應是「樹梅坪」的走音,「大溪」應指「內九份溪」。當時九份聚落範圍約在土地公坪到金瓜石這一帶,換言之即現今「金瓜石」地區。而現今的「九份」,而當時卻屬於「焿子寮庄」的一部分,直到1920年才畫出分為「九份」和「焿仔寮」兩個聚落。「金瓜石」地名源於大金瓜露頭(今本山)之發現,因其山型貌似南瓜,而台語稱「南瓜」為「金瓜」,因此當地人是便稱此處為「金瓜石」,到了1933年臺灣總督府才下令,將「九份」大字改名為「金瓜石」。

九份古道之變遷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福卯古道,為往昔福隆居民往來卯澳之間的古道,亦可稱為嶐嶐古道,為淡蘭古道之支線。早期由福隆前往宜蘭若不走嶐嶺古道,也可藉由福卯古道南線再翻越三貂角稜線下萊萊前去,惟此路因較為迂遠,自嘉慶年間嶐嶺古道成為官道後,除當地人會使用外,已少為人行,加上台2線濱海公路開通後,萊萊古道遂致荒廢。

       福隆,在日治時代的《臺灣堡圖》中並無福隆地名。此地區舊稱「嶐嶐」,其地名來源疑為將「嶐」轉為「隆」,並加上代表吉祥的「福」字。遲至清光緒7年(1881)的吳洽記與吳漢水等兄弟的《分鬮書合約字》,才出現「福隆庄」的地名。大正13年(1924)宜蘭線鐵路開通後,此處設有一站名為「澳底驛」,當地人為區分澳底和澳底驛,因此將原先澳底地區稱為「舊澳底」,澳底驛地區稱「新澳底」,到了民國35年因設有福隆村,於是便將火車站名改為「福隆站」。

       卯澳,是位於東北角附近的一個古老漁村,該漁村以「石頭古厝」著稱。由海上的船,觀看這個灣澳,其左為萊萊山,右為荖蘭山,中間是凹入灣澳,形似卯字,故名卯澳。卯澳,因位置較為偏遠,雖附近有三貂角燈塔熱門的打卡景點,惟知名度遠不及福隆和澳底。但近年來經當地社區居民努力下,目前卯澳已發展出一套不同海洋產官學的特色。在此設立了全國第一處栽培漁業示範駐點-「卯澳海洋驛站」,俾利推廣東北角特產-石花菜及寒天系統展品。又境內的福連國小,為全台灣位置最東的學校,該校長期發展海洋教育,浮潛為該校特色課程之一,每位學生畢業前除要學會浮潛基本技巧,也要學會無裝備下潛,才能潛至卯澳灣底拿到勇士狀。

      現今福卯古道分為北、中(主)、南三線。本次由「卯澳海洋驛站」出發,由南線沿坑內溪進入,不久可見古樸石砌的土地公廟,續上即是內烘瀑布,瀑頂有個天然滑水道,應是夏日清涼好去處。由此上稜有個當地人所說「絲線吊銅鐘」的陰宅吉穴。據堪輿學說明是由稜線連接成一座圓形山頂而形成的自然景觀。此稜線往左到此剛好斷稜,往下剛好有個明治戊申年(1908)的吳媽古墓,是否就是哪個銅鐘,或是往下方看地形像個銅鐘就不得而知?

       原路折回來到一個展望點休息午餐,再此遇到宜蘭來的山友。午餐過後往下行,沿途可見昔日舊厝、梯田遺跡,就來到一三角埤塘,又稱為「隆隆池」,有分岔路右往中線,取左行來到一個五叉路口,若直行往荖蘭山,山頂據說是三貂社昔日祭天的平台,左下往嶐嶐古道可到福隆車站,左上往嶐嶐山稜線,此段就是山界所說「雪山尾稜」,取左下拉開鐵門,經靈鷲山的儲水槽及蓄水池,續下階梯路穿越台2線,回到驛站結束此行。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燦光寮、石笋及三份子古道簡述:

        燦光寮古道,為清朝嘉慶年間汛塘路及鋪遞路所形成官道,至今已超過200年。現今路線係指草山戰備道至貂山古道口段,途中會經過「柑仔店遺址」及「廢水壩遺址」;支線現今路線由貂山古道分岔路進入後不久,即往右過溪途中會經會「同治古墓」及「燦光寮鋪跡」遺址再接回主線,部分段與楊廷理古道重疊。

       石笋古道為往昔石笋居民出入牡丹上學及工作之舊路,現今路線係指燦光寮12號簡宅至牡丹車站段,而三份子古道為石笋古道之支線,現今路線由牡丹車站過來到燦光寮6號分岔路,往左到燦光寮古道支線段,途中有個古樸三份子石砌土地公廟,往昔可藉由此路前往十三層、金瓜石及九份。

燦光寮、石笋及三份子聚落開發

        燦光寮,為雙溪最早開發之聚落,遠在清康熙年間已有簡姓家族,翻越草山來此定居。嗣後因海賊王蔡牽及朱濆之侵擾,清廷為加強東北角之軍事防務,於是在嘉慶10年(1805)於此置致了燦光寮塘,嘉慶20年(1815)又增設燦光寮鋪,使得燦光寮之位置更加重要。到了同治10年(1871)燦光寮已成大聚落,稍後同治13年(1874)戶口調查: 有閩籍31戶,人口數112人。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嘉慶年間有二位讓官府聞風喪膽的海賊王,第一位人為稱「大出海」的蔡牽,第二位自稱為「海南王」的朱濆。其中朱濆(1749-1808),為福建漳州人,早年家境富有,喜歡結交市井無賴,並與海賊互有往來,因此地方名聲不佳,不久即遭鄉里民眾告發,聽聞消息後,便帶著妻小逃亡海上,自此正式成為一名海賊。

        嘉慶十年(1805)十一月朱濆與蔡牽海賊王聯合侵擾鳳山,土匪吳淮泗等賊眾響應攻城,知縣吳兆麟被害,都司鍾璽力戰陣亡,下埤頭新城被賊眾屯踞八十餘日。到了嘉慶十二年(1807)再度侵擾臺灣自鹿港,北上淡水,不久藏匿於雞籠港內,七月遭南澳總兵王得祿突擊,乃敗竄奔逃到噶瑪蘭之蘇澳,欲奪溪南地為賊巢。遂使台灣知府楊廷理於九月九日由艋舺經三貂嶺、嶐嶐嶺前往宜蘭蘇澳與王得祿會合,分由水陸兵進剿。同時五圍(今宜蘭)頭人陳奠邦及柯有成輩募領鄉勇,並與岸里社之番通事潘賢文,協同泉籍義首林永福,引導官兵夾攻,到了九月二十日朱濆大敗,乃率十六舟突圍東遁。

       當時楊廷理前往宜蘭蘇澳平亂路線是越過三貂嶺後並不是經由頂雙溪到草嶺古道過去,而是折向牡丹溪上源循燦光寮訊塘路經雞母嶺到澳底。此路在謝金鑾的《蛤仔難紀略》中《楊太守紀程》有更詳細的描述:「蛇仔形二十里至牡丹,又二十里至丹裡,又十里至三貂社,亦可住宿。三貂五里至壠攏」。經歷史學者楊俊哲勘查考證確定後,命名為「楊廷理古道」。目前僅存牡丹十三層至雞母嶺打鐵寮段。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新北市瑞芳區芎橋里附近三貂嶺古道,相傳為平埔族白蘭氏所踏查出來之古道,為淡蘭古道之一,途中之「金字碑」,乃同治六年(1867)臺灣鎮總兵劉明燈北巡於此,以鐫詩貼金箔所成,因此又稱為金字碑古道。

       到了清嘉慶12年(1807)台灣知府楊廷理因朱濆侵擾蛤仔難(今宜蘭),由艋舺經三貂嶺古道前去蘇澳平亂,在其「丁卯九日錫口道中」詩中提到:「…漫道經行曾萬里,危巔措足步徐徐由艋舺、錫口至哈仔難中歷蛇仔形、三貂、嶐嶐三大嶺,過溪三十六里,危險異常,生番出沒,人多畏之。」

         嗣後道光元年(1821)姚瑩的《台北道里記》亦提到當時的情形: 「磐石曲磴而上,凡八里至其嶺。嶺路初開,窄徑懸磴,甚險,肩輿不能進。草樹蒙翳,仰不見日色。下臨深澗,不見水流,惟聞聲淙淙,終日如雷,古樹怪鳥,土人所不能名,猿鹿之所遊也。藤極多,長數十丈。無業之民以抽藤而食者數百人。山界廣約數十里,內藏生番。」

       由上述可知嘉慶、道光年間,三貂嶺古道仍是一條狹窄山徑且有原住民出沒之威脅,行經此處是項艱辛及冒險的行旅。有鑒於此,當時北台首富林平侯,田園拓及噶瑪蘭地區,因運送米糧之需要,遂於道光3年(1823) 獨自修葺自苧仔潭至大里簡七、八十里之嶺路和溪梁,其子林國華繼續其義舉,自此之後三貂嶺古道行旅往來變得更加寬敞且安全。

       前述臺灣鎮總兵劉明燈(1838 -1895),字照遠,號簡青,為湖南大庸(今張家界永定)人,抵台任總兵期間自1866.12至1868.12.。清朝總兵在台巡閱營伍,自乾隆39年(1774)每年要南、北巡一次稱為「總巡」,時間大約在十月農閒到年底,封印前結果必須要奏報。乾隆53年(1788)林爽文事件以後規定每年巡閱營武路線,由台南郡城出發北巡到淡水、石門,南巡至屏東枋寮(鳳山縣)水底寮,北巡直到嘉慶19年(1814)才到噶瑪蘭。當時的北巡路線大致為:台南郡城→嘉義縣城→斗六門汛→林圯埔(今竹山)汛→水沙連(今日月潭)汛→彰化縣城→大甲汛→後龍汛→竹塹城(新竹) →中壢→桃仔園→艋舺營→暖暖→三貂汛→隆隆汛→頭圍汛→噶瑪蘭城汛。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嶺古道,為淡蘭古道最北的路線,目前只剩福隆內隆林下至宜蘭石城段,該古道大致位於舊草嶺隧道之上方,遠在草嶺古道開拓前,乾隆年間寓居三貂社漳人吳沙數次越過嶐嶐嶺古道前往哈仔難(宜蘭)開發(1)。而嶐嶐嶺古道又稱嶐嶺古道,據文獻紀載: 「嶐嶐嶺:在廳治北五十五里,以高得名。石磴如梯,煙雨籠樹,所謂「嶐嶺夕煙」,乃八景之一也。嶺腳有汛防,為從前入蘭孔道」,又云「噶瑪蘭入山孔道,初由東北行自淡水之八堵折入雞籠,循海過深澳至三貂、嶐嶐嶺入蘭界。」由上可知嶐嶐嶺古道為往昔入蘭第一孔道,道光5年(1825)宜蘭通判烏竹芳定蘭陽八景之一「嶐嶺夕煙」之後,自此稱為「嶐嶺古道」。又早期淡蘭古道是走繞海路入蘭,路線大致由至八堵港口(2)越過獅球嶺到基隆後,再沿海行經瑞芳深澳至貢寮澳底一帶三貂社到福隆越嶐嶐嶺下石城至宜蘭。 

註1: 吳沙,清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渡海來台,於淡水上岸, 後移居三貂,與噶瑪蘭族從事貿易活動。嘉慶元年(1796年),率領鄉勇、遊民、通譯等千餘人攻佔烏石港,遭到噶瑪蘭族反抗抵禦,死傷慘重,連吳沙之弟吳立亦陣亡,吳沙於是率眾退回三貂角。

2: 早期的淡蘭古道可利用通暢基隆河航運,由滬尾(淡水)方向坐船到八堵附近的「港仔口」。《淡水廳志》上有提到此渡口,「八堵渡,廳北百七十三里。官渡:船一,往大雞籠要路」。由此越嶺獅球嶺到基 隆,此古道在乾隆以前已存在。

      嘉慶12年(1807) 因海賊朱濆侵擾噶瑪蘭,時任台灣知府楊廷理(3),遂於丁卯(9月)9日由陸路艋舺出發到宜蘭蘇澳與水師提督王得祿會合,驅走佔領該地海賊朱濆,此為楊廷理首次入蘭。謝金鑾在其《哈仔難紀略》之楊太守紀程云:「自艋舺東北行,十五里至錫口,又十五里至水返腳 ,又十五里至七堵,又十五里至蛇仔形,可住宿。蛇仔形二十里至武丹 ,又二十里至丹裏,又十里至三貂社,亦可住宿。三貂五里至壠攏 ,又二十里至卯里嶺腳,…,又十里至五圍,…新猴猴逾嶺十五里至蘇澳。」

註3: 楊廷理,字清和,號雙梧,為廣西柳州馬平縣人。曾多次擔任臺灣清朝時期的臺灣知府、臺灣道道臺。嘉慶12年後五度入噶瑪蘭,負責籌劃噶瑪蘭廳設置等事宜。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