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山林雜紀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平溪因地質結構複雜,造就許多特殊自然景觀,如瀑布、壺穴、石山並有多處的天然石洞。在《平溪鄉志》勝蹟民俗篇,並有專文介紹石洞。石洞具有冬暖夏涼的特性,清代先民來此開墾便利用來居住;目前發現曾有人居住並利用過的石洞遺跡,以新寮地區最多,而望古地區的萬寶洞附近也為數不少,但至106號公路開挖之後,便是利用這些石洞來炸開山路,因此目前只保留了「萬寶洞」。
平溪的石洞用途甚廣,除居住外也用來養豬或儲存一些酒類等食物。甚至早期土匪也利用它來當作藏匿地,或放置祖先的骨灰斗甕,以便吸收天地間之靈氣,來庇佑後代子孫,因此又將此石洞稱作「仙洞」。
意外從《臺灣總督府檔案》中找到兩則有關白石後庄石洞窟紀載,分別為明治32年(1899年)9月14號水祕發第756號及10月15號水秘發字第913號報告。當時水返腳辨務署長木下賢良陳報臺北縣知事村上義雄有關東勢格一帶的匪徒搜查報告: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昔日秀朗社的養贍埔地
清乾隆53年(1788),因平埔族協助鎮壓林爽文有功,遂在「福康安」等人上奏下,仿四川屯練之例,實行所謂「番屯制」,並於乾隆55年(1790)年開始實施。在此情況下「秀朗社」取得灣潭大湖尾一帶的山林養贍埔地,由於此地離該社距離過遠,以致無力從事耕作,於是便將這一帶山林埔地,轉由漢佃前來承租開墾。
灣潭舊屬文山堡烏山庄
文章標籤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雙溪泰發煤窯遺址

        位於雙溪鄉內柑腳的泰發煤礦,曾是柑腳地區的第一大煤礦。登山前輩謝永河,有次由『下內平林山』途經泰發煤礦到柑腳,描述當時的礦場情況:『三點四十分趕到泰發煤礦,看其設備規模,以專車接送員工上下班,就明白此家的煤碳的產量在慶和之上。』根據雙溪鄉志記載:『民國四十年,林義德設定鑛業權,開水平坑。四十九年,合併雙溪煤礦公司,其出炭屬原料煤。』原料煤一般當作煉鐵製鋼使用,因而含碳量高,近似無煙煤的生煤,必須要先至窯內燒成熟煤,以煉作煤焦,俗稱焦炭。因此泰發煤礦下方,遂設立了煤窯場。此煤窯場,在早期內政部經建一版的地圖中亦有『雙溪煤礦煉焦廠』,此雙溪煤礦煉焦廠,就是泰發煤窯場。
        前些時日由江隊長哪裡得知這個煤窯的實際位置,因此趁回雙溪老家之虞,決定一探其廬山真面目。早上九點多由老家出發,左轉入『中正隧道』,沿雙柑公路而駛,過往威惠廟坪林叉路口,續至『嗎哪山莊』,一座基督教會福音營地。由此左轉進入,路口有指標牌往內柑腳農北雙013產道,循此產道前進到0.5K指標牌處,往右上叉路通往民宅,叉路的左側前方的菜園,即是泰發煤窯遺址。

        步入園內剛好遇到菜園主人七十多歲的賴老先生。賴老先生談到最近已有不少人來此參訪,對於來訪的遊客隨意丟垃圾和亂踩壞菜園裡的作物,對我大吐苦水,氣憤的想要挖到這個煤窯。還談到他的礦工生涯,從民國五十年開始礦工,前後達三十八年,年青時曾轉戰到各地,最遠還到過苗栗南庄的工作。最後提到他們後方這個泰發煤礦,當時每日千人以上進出工作 ,可說是盛況空前! 隨著這個煤場的關閉,和柑腳命運一樣,榮景不再。賴老先生無奈道出了對於家鄉的憂心! 其實不只柑腳,雙溪各處情況相同,留不住年青人啊!曾經是幾萬人口的雙溪,目前人口不到一萬,而且卻逐年減少,說來心情有些沉重,但又不知如何是好!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辭職嶺的由來,根據在雙泰產道7.4K附近的雙溪鄉公所解說牌的說法,故事發生在「民國六十年間,某位前往(泰平國小)就任的老師,行至此山時(大樟嶺),感慨前途崎嶇,故而辭職」。這幾年來路過此處爬山,對於雙溪鄉公所的說法,心中一直存有不少的疑問? 最近研讀到早期的登山資料,意外得知有關辭職嶺的地方還有其他二處。一處在三叉坑越嶺路鞍部(註1);另一處在崩山坑古道東柑腳山風孔鞍部(註2)。如此一嶺鬧三包,到底熟是熟非?一時真假難辨? 但經過一番剝抽繭後,不難看出其端倪來。
依據現有資料的說明有關辭職嶺的位置,若由雙溪前往泰平國小任教,其有路線有三:
第一路以雙溪鄉公所說法:走的是大樟嶺古道,全程約13公里,步行約4個多小時,此路為日治時代雙溪通泰平的重要保甲路。路由苕谷坑口經烏塗窟,上大樟嶺後,轉入後寮仔至泰平國小。當時的警吏或教員前往泰平的唯一途徑,往昔行經此嶺,由於陡峭崎嶇,登者莫不感到身精力疲和望坡興嘆,因而又有「流淚坂」之稱。不過到民國六十年,雙溪至柑腳,已有基隆客運行駛,當時前往任教的老師,多改由崩山坑古道前往。由此看來雙溪鄉公所的解說牌,很可能在道聽塗說後加上自己的判斷,將大樟嶺當作辭職嶺。
第二路以嚴建甡前輩的說法:走的是三叉坑越嶺路,全程約11公里,步行約3個多小時,此路徑在日治時代的台灣堡圖和陸測部的地圖,並未畫出。路由彎穹循溪而行經三叉坑橋,右轉上過四分子下後寮仔至泰平國小。此路應是只有當地人通行的舊路,不過到了民國六十年代以後,已漸為登山者所利用。雖然當時已有基隆客運搭車至彎穹,但實際此路線和大樟嶺古道路途相差不遠,加上知道者不多,所以當時的老師要經由此路前往任教,其可能性極低。
第三路以謝永河前輩的說法:走的崩山坑古道,全程約7公里,步行約2個多小時,此路在日治時代即為通往柑腳泰平間的重要保甲路。路由威惠廟下循崩山坑進入,一路上大埤嶺到東柑腳風孔鞍部為止,然後轉下坡路至泰平國小。當時由雙溪到泰平只會走大樟嶺古道前往任教,原因是若由雙溪經柑腳至泰平其路途反而更遠。單從雙溪至柑腳就有7公里多遠,其交通只有一條輕便鐵路可通行,民眾為省錢多採步行往返。不過民國六十年公路開通後,已有基隆客運(現為國光客運) 通行。據當地的民眾告知,前往泰平老師由雙溪搭車至威惠廟,再走崩山坑古道至泰平國小。若以一個新就任的老師,可想而知必不會捨二個多小時的山路? 而就四多小時的山路? 至於那一個才是真正的辭職嶺已經非常明瞭了。

註1:嚴建甡《橫山開拓不辭遠》一文,引用廖鴻演的說法。
註2:謝永河所著北部郊山踏查行第1集,《北豹子廚.柑腳山.東柑腳山》一文中提及。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尖後山: 昔日「大嶺牧場」最佳放牧地。

         大尖後山和翠翠谷,係屬陽明山國家公園磺嘴山生態保護區範圍。而大尖後山,為一磺嘴山之寄生塊狀火山,海拔H885m,有一未列名15號基石,又名為冬瓜山,因山形看來起來像冬瓜,故稱之。

        自清同治年間以來,大屯山區種茶面積頗為廣泛,全盛時期從山腳分布至嶺頭,甚至遠及大尖後山、翠翠谷附近。而冬瓜山至大嶺(今擎天崗)一帶,因冬季寒冷多雨,並不適合茶葉生長,以致茶園漸至荒廢,鄰近山頭便成為優良牧牛場地。

         早在1934年「大嶺牧場」未成立前,大屯山區已有私人代管寄養牛隻的紀錄。據《竹子山耆老口述》,當時「大嶺牧場」主要兩個最好的放牧地,一是冬瓜山,即今大尖後山,另一為牛埔,即今擎天崗。又以大尖後山草地最為豐美,因此有「大嶺牧場」最佳放牧地之稱呼。

        現今大尖後山自不可能再成為公有牧牛地。而水牛的存在卻是扮演維持短草原景觀之重要角色,當牛隻數量不斷的減少,原為地毯式草原,自然演替為白背芒。難怪大尖後山的芒草範圍,有日漸擴大之趨勢,目前僅剩小部分的綠草如茵的草原。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道形成始末

   1898年牡丹溪上游發現砂金,12月間雙溪人連培雲、周步蟾及基隆人尤枝,分別取得樹梅坪及崁腳寮、牛稠嶺一帶礦權許可(1),嗣後三人將礦權轉給木村久太郎,世稱為「武丹坑金鑛 」。該鑛區雖在雙溪牡丹境內,惟當時三貂嶺隧道未通且三貂嶺舊路高峻難行,因此不論是採礦用的機械、建築材料及礦工與居民等物資,均由基隆船運到瑞濱附近焿子寮後,再由人力送運到九份土地公坪,繼以山路到牡丹坑(2)。前述採金山路,在金瓜石福德宮到燦光寮古道舊水壩入口段,即是現今我們所稱的「貂山古道」。當時雙溪、牡丹居民前去瑞芳、九份從事買賣、工作必經之路。且在三貂嶺隧道未通前,日本總督前往宜蘭巡視,亦多借道此路前往。  

牡丹金山之興衰

       現今的牡丹十三層社區,是個寂寥的山城,除了假日偶爾有登山客親臨外,平時少有人煙,難以想像百年前這裡曾是個熱鬧非凡的黃金城。   歷史再回到1904年木村久太郎意外發現牡丹大礦脈,並引進美製新式製鍊設施,於是便在此山坡上設置十三層製鍊場,自此之後這裡才叫做「十三層」(3)。當時因採金蜂擁而至住民已達一千二百人,且每日有千人以上在此出入,加上已有水利設施,入夜後燈火通明且酒家林立,這裡儼然成為一個不夜城。

     無奈,在1908年以後金的產量卻急速下降,到了1912年甚至更下降到150公斤,無獨有偶又發生越界採金之爭議,於是木村只能把鑛權賣給田中長兵衛經營的金瓜石礦山。往後產量更每況愈下,幾經礦權更迭,光復後礦權轉由台灣金屬公司管理,並由李建興瑞三鑛業公司承租開採,直到民國60年左右,牡丹金礦才停止開採。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與傳說

    大粗坑古道為往昔大粗坑居民聯絡侯硐及九份之舊路。大粗坑早期以盛產金礦聞名,並與九分、金瓜石,合稱為「瑞芳三金山」,全盛時期曾有一千多人在此居住,因此有「小美國」之稱現今古道上還留有侯硐國小大山分校遺跡及古道入口附近台灣最後金礦「昇福坑」。

    基隆金山之傳說遠在西荷時代以前已存在,據1684年諸羅知縣季麒光所著《臺灣雜記》有詳細描述:「金山在雞籠三朝溪後山,主產金,有大如拳者,有長如尺者,番人拾金在手,則雷鳴於上,氣之即止。小者亦間有取出,山下水中沙金碎如屑。」後因清廷認為開採並無實益,而全面禁止,加上原住民謹守產地秘密,使得基隆金山之傳說,於清末以前仍是一團迷霧。

       1890年劉銘傳興建基隆到臺北鐵路,築路工人在架設七堵橋時無意中發現砂金,自此才揭開基隆有金山神秘之面紗。這時來自四面八方蜂擁而至的淘金客,一時多達數千人,溯基隆河而上,果然在大粗坑找到金礦。清廷為應付此盛況,於是在1892年2月於瑞芳開辦「金砂局」。

     同年12月間浙江人池志徵到該局訪友,在其所著《全台遊記》描述當時的淘金情景:「局在雞籠內山。距雞籠北十里曰七堵、八堵,凡十里至暖暖、瑞芳,二十里內皆金山。山氣磅磚蔥厚,左右岩溪,溪水映日,流砂閃耀。每日淘沙者約數千人。溪中時有山人小舟、伐木作薪、載往艋艦者。滿山奇花異草,綠陰繽紛,男女紅辮綠衫,歌唱自樂,真仙境也。」。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