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四十二年六月,野呂寧技師一行,在北埔和南庄支廳的護衛下,完成鹿場大山的測量。當時由大窩監督所集合,沿著分水嶺出發,並在山上露營一夜。第二天下山時卻和當地的原住民發生嚴重的槍戰,因此日後在其要道上設有軍營,並作為鹿場連越嶺道路的支線。鳥嘴、大窩、比林三山可說是登鹿場大山的前哨站,全境沿著中港溪上游的稜線行走,是展望鹿場大山、加里山和哈堪尼山的最佳的眺望點,穿梭在林野當中輕鬆愉快加上沿途美景不斷,今日之行有不少的意外收穫,是值得慢慢品味的登山路線。


紀錄行程如下:

0630 由新竹出發,轉往竹122縣道,接十八兒社的山路,途經鵝公髻山登山口,繼行往白蘭部落,見八棍農場的指標前進,途中有往鳥嘴山的指示牌至三叉路口取中間那一條直上,後面那一段為泥土路。
0830 至登山口。GPS(256963 2719298),H1409M。今天應該由122線道50.4公里處轉白蘭部落,時間上應可以省上半小時。
0845 鳥嘴上叉路口。GPS(256780 2719424),H1493M。 取右,有指標指示往鳥嘴山10分鐘。一路兩邊種滿了桂竹林,有些陡,拉著繩子上行。遇到一群山友正要下山。
0858 到達鳥嘴山基點, 3-6295,H1550M。 有一頭前溪水源保護基石,並有指標可通往鵝公髻山。今天天氣晴朗,在此前方就能展望到加里山、哈堪尼山和鹿場大山。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呈現在你的眼前。
0934 往大窩山前進,一段小桂竹林,一路上沿著稜線行走。遇一陡坡拉繩下至最低鞍部,GPS(256580 2718888),H1443M。
0946 遇一大片杉木林。GPS(256487 2718397),H1436M。
0951 一叉路口。GPS(256481 2718281),H1411M。有一條山路來會,可能是上大窩山的另一條路。
1007 走出杉木林,轉為雜木林。GPS(256240 2717732),H1498M。
1015 至一分叉路。GPS(256045 2717525),H1474M。取直行,標示回程可以走左方那一條路。
1028 路旁一小缺口,可以展望到鹿場的峭壁雄峰。GPS(255757 2717275,H1523M。
1033 為一寬敞杉木營地。GPS(25697 2717155),H1534M。
1052 大窩山基點,3-6246, H1641M。 在其旁有一山字森林三角點。
1102 剛才分叉路的山路由此會合。GPS(25554 2716792), H1606M。
1111 有一展望點,出乎意料之外可看到大霸尖山。GPS(256030 2716466),H1580M。
1126 又有一處展望點,能更清楚的看到加里山、哈堪尼山和鹿場大山。GPS(256191 2716328) H1539M。
1153 到達日軍軍營遺址。GPS(256616 2716065),H1571M。
1219 到達芒草區,這裡展望也不錯。GPS(256900 2715563),H1711M。油羅山、霞山、石鹿大山,都一一呈現在眼前,在往上行,可見清晰的鵝公髻山、鳥嘴山、大窩山。
1225 到達南比林叉路口。
1244 有一叉路往土場比林東北峰180分鐘。GPS(257301 2715220) H1802M。
1252 到達比林山基點,3-6277,H1840M ,山字森林三角點,頭前溪水源保護區界石,共三顆。在此休息吃午餐,不久有一台北自組隊,由南比林山那邊過來。
1320 回程。
1430 遇一台中山友要往比林山,說其太太只到大窩山,就先行下山。
1540 在往鳥嘴山的途中見其太太,一起同行下山。
1710 到達登山口。

參考資料
2003/08/30 白蘭登鳥嘴山大窩山比林山比林東北峰下大鹿林道 unak
2003/11/08 鳥嘴山-大窩山-比林山 hunter5

內附: 文章取自台灣的蕃族 藤崎濟之助著 有關鹿場大山測量一文。

鹿場大山方面的測量

(一)測量完成

警察本署野呂寧技師一行,明治四十二年六月二十日,測量新竹廰內的鹿場大山。此山位於隘勇線外,海拔二千六百八十三公尺高,為原住民的獵場。當時的情勢並不穩定,因此調查同時要由南庄、北埔兩支廳所編成的搜索隊,作必要的警護。
當時的南庄廳長受命派出警部補一名、巡查十名、巡查二名、隘勇二十五名、原住民十名,所編成的搜索隊於六月十九日到北埔支廳內大窩監督所的登山口和野呂寧技師一行(財津久平技手外部警部巡查各一名、隘勇四名)及新竹廳的松田警部(外巡警一名)和北埔支廳的搜索隊(警部補一名、巡查六名、隘勇六名)會合,總員八十七名。隔天二十日上午三時於大窩監督所全員集合,四時二十分預定出發。由熟悉地理環境的原住民作為先導,中途於分水嶺休息,上午九時十分到達鹿場大山的絕頂。這時早晨濃霧瀰漫加上午後雷雨,雖近呎尺之地也難辨方向,因此決定在此山上露營,等待隔日早晨再作一切的調查測量,搭建一臨時小屋作為警戒的要所,以各自攜帶的餅糧來代替晚餐,並升起柴火當作夜間照明之用。
然前日的雷雨不知何時停止,到了半夜星光乍現,黎明時分天空萬里無雲,這時大家都雀躍不已,靜待到天明。天明時東方紅光滿面。當旭光照山岳時光芒四射,恍惚絕景,實在難以形容。向東方眺望萬山重疊,溪谷間點綴原住民的房舍。西方遠望則是苗栗台中地方的平原。近北方太平洋盡在在眼底。東南方則是中央山脈的連峰。在天明的同時即開始著手觀測地勢及原住民部落的位置,並繪製地圖,到了上午九時已經大功告成。

(二) 搜索隊和原住民的衝突

上午九時二十分,我們一行人從山頂出發,由於目前原住民情勢不穩的且頻出狀況,因此本次測量隊十分小心的警戒。以急行軍的速度往大窩監督所,在上午十一時半下山的途中於分水嶺距離大窩僅一里的地方右側的森林裏,有潛伏的原住民,突然向我們發射二顆子彈,同時並作二次的攻擊,我隊也作同樣的反擊,約三十分鐘才擊退,當作二度的回擊時,已不見其蹤跡。不幸的我隊的隘勇一名重傷、一名輕傷,巡查一名微傷,尚有二名巡查失去了行蹤、一方面將負傷者送至大窩監督所收容,加上大窩監督所的搜索隊,搜索二名行蹤不明者,一名在下午六時被發現,另一名則要到隔日才找到,不過都無事生還。

註:
1.明治四十二年為西元1909年。
2.野呂寧、財津久平為日據時代有名的測量技手。詳細資料可見台灣百年花火 楊南郡譯註 玉山出版社。
3.當時還沒有雪山山脈的觀念,因此把它當為中央山脈的一部分。鹿楊大山於明治四十年七月,苗栗廳就組織一支探險隊,前往鹿場大山探險。詳見 生蕃行腳 森丑之助原著 楊南郡譯註 遠流出版社。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鳶嘴山和稍來山是中部熱門的名山。多年來未能一親芳澤。本次藉著冷鋒過境,新竹是不會有好天氣,因此南下台中完成多年之夢。今日之行有幸能見識到它的視野是如此的寬廣遼闊,難怪會受到大批山友的青睞。雖然稍來山最後沒有去成,不過飽覽了鳶嘴山優美的山巒景緻,已經心滿意足了。來日有機會再登臨稍來山和屋我尾山。

日期: 2004/01/17
人員: hunter5 & mori
天氣: 晴

行程紀錄如下:

0530 由新竹出發。
0730 到達大雪山林道27K處。在過橫嶺隧道後,有一鳶嘴山的登山口指示牌,隧道前亦有一登山口,資料顯示兩路會相通。
0740 將車停好出發,未見一人。GPS(244537 2681232) H1824M。
0800 叉路口有指標指示右轉往鳶嘴山,左轉不知想何處? 應往橫嶺山。取右,一路上都是有稜有角的岩石,情況和新竹的中級山有些不同。繼續前行不久,在一樹林中,hunter5兄突然看到一隻帝雉或是藍腹鷴?它跑的速度實在太快,一轉眼間就不見蹤跡。原本想拍照後回家確認。
0826 來到一觀景台,GPS(244360 2681643) H2044M。這時遠方的山巒崢嶸的模樣,一一浮現。三方視野清晰可見,可惜環繞四周的山岳,我沒有一座能認得出來,唯一可辨識的就是大台中密集的房屋。邊走邊照相,感覺蠻愜意的。
0834 出現和台北皇帝殿、五寮尖一樣的裸露的岩石,有些驚險刺激。GPS(244456 2681760) H2069M。
0900 手腳並用像螃蟹走路式的挑戰危險大岩壁。GPS(244509 2681818) H2116M。
0938 到達鳶嘴山2180公尺標示牌。GPS(244587 2681926)。 再往前走有一小平台可見遠方的加里山、鹿場大山、馬那邦山、大克山和開闊的大安溪河谷。這時其他山友也陸續抵達。頓時鳶嘴山山頂變得相當的熱鬧。心想再不下山必會中途塞車,因此就往我們下一個目標橫嶺山前進。
1054 走過先前鳶嘴山的指示牌,取直行途經一叉路口取右行,判定是往橫嶺山方向。又行至一叉路口前,遇一山友問橫嶺山怎麼走? 它卻說那叉路是往東卯山。這個牌子是一個錯誤的標示牌,至今尚未拿走,真是害人不淺。因此再次折返至叉路口取左,結果兩條路竟然是相通的,這時拿出地圖研究,發現東卯山根本不是在這裡。再次往橫嶺山叉路口,趨前看仔細點,在那標示牌的後面樹木上,有指示牌寫到往橫嶺山來回120分鐘。在此浪費了不少時間,結果還是回到原點。叉路口,GPS(2444272 2681265),H1951M。
1114 由此叉路口,一路而下至最低鞍部。GPS(244155 2681138),H1877M。
1130 上行一小山頭。GPS(243935 2681142),H1968M。
1140 又往下行。GPS(243740 2680934),H1901M。
1151 繼續下行至最低點。 GPS(243438 2680780),H1876M。至此往上爬升。
1219 終於到達橫嶺山的三等三角點, NO.6581,H2024M。 為樹林遮蔽毫無視野。其旁有斗大圓形的標示牌,相當特殊。其下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登山條子,可見此山還是蠻受歡迎的。
1230 回程。在基點下方樹林補充糧食。
1412 到達停車處煮麵。
1500 結束快樂的一天。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八分寮山,2-1037 H207M,又名三峰山,位於新竹縣寶山鄉,竹43線公路附近。一般由三峰路223號民宅登臨,循其後山水泥路經海梨園不用幾分鐘就能登頂。或由竹43-1號(新湖路)和竹43號(三峰路) 交叉口附近亦有新設登山口,有紅色三角點的圖示,GPS(249099 2734889),由此登臨較陡,但可以不必經過民宅。

2. 赤柯坪山,3-31 H164M。位於新竹縣峨眉鄉峨眉湖附近,由台3線過88K後轉入湖光大橋(有湖光村4.5鄰指示牌),前進過1.5K後,有標示私人用地請勿進入,GPS(249131 2731265),為登1。由此進入步行約5分鐘在其左側,有少許的登山條子,GPS(249032 2731341),此為登2。途經二個高壓鐵塔,一路上都是桂竹林,至基點前亦有一叉路,可能是另一登山口。山頂為桂竹林所圍繞在其縫細中,稍可展望外面的景緻。登完後亦可順訪峨眉湖和十二寮休閒歩道。

有趣的台灣地名補述:

八分寮: 份(分)基於設有腦灶(十灶稱一分)之稱或是開拓的土地股份之意義。目前知道除了新竹之外,瑞方亦有八分寮山。

赤柯: 台灣當時常見的植物,因而很多地名都是以它命名。在新竹有關西赤柯山、峨眉的赤柯坪山、玉里的赤柯山。植物介紹詳見網站 http://www.cpami.gov.tw/khmp/plant-handbook2/html/page55.htm。

資料參閱 台灣地名研究 安倍明義著 武陵出版社。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八卦力山,原2-1108 已遺失,現為IC-082 H1001M, 民國六十六年三月聯勤四O一廠建立。資料顯示由台三線122.5K轉往玉虛宮一路上直行經八卦力派出所,最後至一十字叉路口,現有木製指示牌寫到往八卦力山、往四鄰、往三鄰,暫稱第一登山口GPS(241843 2709728), 往四鄰方向出發,經清河堂循著三角點噴漆前進,至最後的大陡坡處有一小的平台上停車,由此登臨稱第二登山口,GPS(243052 2710516) H863M,有一新建的八卦力山的解說牌,提到命名和老鷹有關。上至稜線過一小竹橋,登山布條稀少但是路徑明顯,約30分鐘到達基點,今天天氣不佳有些陰沉,只有見到對面的八角棟山而已。

2. 十一分山,3-5011 H751M,為八卦力山脈最南邊的山。由台三線約125K附近有一「弘法院站」對面的竹興橋進入,暫稱第一登山口,GPS(237608 2706875) H297M,在此右邊的電線桿有一紅色的三點角點噴漆和往十一分四的指示牌,一路上跟緊三點角點噴漆和登山布條,沿產業道路盤旋而上,要到登山口的途中可見雪白的梨花綻開煞是美麗,至一上坡轉彎處的左邊為第二登山口,GPS (239519 2706740) H686M,由此登臨經過一片桂竹林約15分鐘可達基點,該處展望不佳。

3. 龍船山,3-107 H655M, 位於苗栗縣公館鄉和銅鑼鄉的交界處。由台六線22.1K 處的國光橋進入,於橋底左轉往久久土雞城方向。過中油油礦陳列館,右轉經久久土雞城,至叉路取上行至一大轉彎處有指標寫到左往慈雲宮,右往131號油井,取右行至131號油井前約20公尺處,左側有開礦高分75支31號電桿附近為登山口,此處雜草叢生登山口不易發現,為一水泥階梯循此上行經桂竹林,沿路登山布條奚奚落落,可見此山已被遺忘多時,至基點前為一雜木林,由登山口約15分可達基點,山頂毫無展望,前些日似乎有人來此除草,路徑還算明顯。

4. 雞隆山,3-45,H727M,位於苗栗縣大湖鄉和銅鑼鄉的交界處。由大轉彎處左往慈雲宮方向前進,至一十字交叉路口有一大湖、公館的指示牌,取直行往大湖方向,至一岔路口上行為往137、139號油井,下行為往2、3號油井,取下行至一叉路口下行往銅鑼新隆村和上行往福勇祠,取上行至2、3號油井叉路口,取2號油井方向,登山口位於2號油井前約200公尺左邊的道路旁,GPS (233020 2702296) H683M,為一寬敞的山路,由此上行即是一果園,循此上爬至山頂為一相思林,再行一小段路可見基點,由登山口至基點不用15分鐘。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2004/01/29
天氣:陰
人員:獨自一人

大凍山 一等三角點,為台南縣最高峰,GPS (200350 2579046) H1241M。
小百岳之一,久聞此山大名加上至今尚未去過關仔嶺、水火同源,因而促成此日造訪的動機。

行程紀錄如下:

0500 新竹出發上茄苳交流道。
0730 下白河交流道,接172縣道往關仔嶺方向入175縣道,經溫泉區左轉紅葉公園,在仙祖廟前停車。
0744 登山口出發,有指標標示往大凍山5K,續行不久叉路標示左往九龍山,後來這裡才知道也可上大凍山。
0753 取右行沿著柏油路前進四周盡是檳榔樹,到達叉路口1左轉上爬。
0815 到達三坵田土地公廟,小汽車應該可以停在此地。
0820 叉路口2。 有指標牌標示往大凍山2.2K、往關仔嶺4.3K,在此右轉,山路相當的寬敞。
0836 叉路口3。亦有指標牌繼續上行,沿途觀賞關仔嶺風光,今天雖是星期四還是遇到不少的山友下山,可見此山之熱門。
0857 途經第一涼亭,見一車子正行駛往上。
0913 途經第二涼亭。
0920 見那上行的車子,於轉彎處不小心前輪跌落,兩人只好在此等待救援。
0940 到達一木搭的休息寮,有一群台南的山友在此泡茶聊天,喝了幾杯茶詢問往基點的位置,得知可以從九龍山下去能接到大凍山登山口。繼續前行一路上都是鐵管線,不知有什麼作用?
0953 到達基點前,遇剛才二人,正在觀看新建的涼亭,猜測是修建登山步道的承包商。基點旁已建為新的觀景樓,再此照相留念。
1018 來到叉路口4。由基點繼續往九龍山前進入一竹林,這理才有點像登山的味道,途遇幾位山友正要往大凍山。
1027 到達九龍山無基點。在大樹旁掛有「台南登山協會 九龍山H1124M 綠色長城步道探勘」的標示牌。
1042 左轉直下一為陡峭的石壁有繩可拉,下雨時有些危險。
1049 九龍山登山口指標牌處,前行不遠有一竹製的休息椅,至此沿著大路而行。
沿路有很多的叉路口,只要緊跟著登山布條,就不會有迷路的問題。
1149 到達九龍山大凍山叉路口。
1153 回到登山口。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北嶺山 位於台南縣玉井鄉,一等三角點內補005號, GPS (189592 2556115)
H294M。玉井舊噍吧哖曾為西拉族的聚落之一,在1915年曾經發生過西來庵事件,在日治時代算是最大的漢人的反抗的事件,現以芒果著稱。

行程: 關子嶺→175縣道→174縣道→台3線→台20線,往左鎮方向過32.5K處,右轉入口有紅色的三角點的噴漆記號,循此產業道路前進,沿途有登山條子和三角點標記,道路相當狹小會車不易,到達一民宅處將車停放於此。13:21 由其屋旁鐵梯上登, GPS(190092 2555556) H136M。經過芒果園,一路山徑已被清理的很乾淨,沿路只見一兩條登山布條,可見登臨者不多。13:26 到達基點,這時已經大霧瀰漫無法展望,其旁立有一衛星控制點,隨即拍照後下山。

2.北頭洋(番庄) 位於台南縣佳里鎮,一等三角點,GPS (163599 2564127) H19M 。佳里舊稱蕭壠, 曾為荷蘭時代西拉雅族的四大社之一,以祭祀阿立祖、阿立母為主,有特殊的公廨。目前現存地方有北頭洋(佳里鎮)、角帶圍(將軍鄉)、番子塭(七股鄉)、吉貝耍(東山鄉)。佳里鎮一度也是清朝諸羅縣(嘉義)的縣治。

行程: 台20線→84快速道路→176縣道,由麻豆往佳里方向,接台19線右往學甲方向左往台南方向,取右行直行不久見到往嘔汪廟宇的指示牌,右轉南19縣道(忠孝路)7.5K處,左轉入一產業道路其旁有三座墳墓,將車停在不遠的民宅旁。GPS顯示基點就在這墳墓後方的山丘上,往回走經過墳墓,由其右方的山坡,往上尋找。15:17在雜亂的樹林中見到傾斜的一等三角點,拍照後就匆匆地下山了。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九份二山 一等三角點, GPS(233052 2647992) H1174M。位於南投縣國姓鄉和中寮鄉的交界,在921地震過後,造成大地的一片狼籍及走山的景緻,並形成澀子坑和韭菜湖兩個堰塞湖,當時滿目瘡痍的景象,如今想來心中仍是餘波蕩漾。登臨路線可以由鳳鳴或長石巷進入,能感受到不同的地震後的景觀。

行程紀錄如下:
0800 鹿谷小半天出發。一路上漫遊,由131縣道轉台16線,再接回131縣道,左轉147縣道往北山坑方向前進。
0952 過147縣道2.5K處,GPS(236132 2651287) H361M,此為鳳鳴入口。有斗大的九份二山的指示牌,由此左轉進入產業道路,一路上攀升。
1012 經過磁場屋和921震災紀念牌,旁為震爆點,GPS(233750 2650817) H723M,
由此可以展望對面的金字塔形的九份二山和地震過後有如刀削般的崩岩奇景。
1043 到達登山口,位於道路左方旁有”九尖高尖35”的電桿,GPS(232686 2648162) H948M。一路上由震爆點直行不久遇叉路”右上有觀看震爆點和一線天的指示牌,說明上有停車場,左往九尖茶廠”,取左行。又遇叉路"右轉-龍龜茶園,左下-九尖茶廠”取右。續行遇叉路”右轉龍龜茶園,左下中寮大坑””,取左。遇一叉路右有”九分二山禁止進入的標示牌,左下韭菜湖”,取右。經過”九尖茶廠”續行,於繞過一屋子上方的轉彎處,右邊可停二輛車。
1116 到達基點,展望不佳。旁立有”南投縣綠野協會九分二山 1172公尺”的標示牌及見到”柯藝登山隊國姓鄉92.12.30”的牌子。由登山口進入為泥土的產業道路前進約100公尺,由其左方上山,一路上都是竹林,快到基點前要需拉繩。下山時只要循著往”九份二山”的指示牌,此應牌應是指往”震爆點”而”三角點”位置,小心很容易被誤導。
 
台中太平小百岳三汀山
13:20由國姓鄉走136縣道和129縣道交接處過一江橋即右轉道路或由太平市走129縣道亦可到達三汀山(埤頭山),位於台中縣太平鄉,為小百岳之一,展望極佳且登頂容易,目前有五條步道可通達。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石頭坑山 位於新竹縣新埔鎮和芎林鄉的交界,GPS (256515,2744193) H235M,三等基石六號和附近其東約100公尺處,有二等基石1029號。石頭坑地名的由來,是因為飛鳳山台地上,該坑谷除雨季外流水量稀少,河床中石頭暴露,故得稱。(資料引用: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 第二冊(上)洪敏麟編著)。 沿著120縣道前行在竹北市東興路651號巷子時左轉入竹22縣道,或由120縣道續行左轉123縣道往芎林方向,再左轉竹22縣道(此路線較為便捷),第一登山口,位於GPS(256017 2743753),路旁有木製”上山枝39號”找尋不易,路口右邊可見有斗大的客家祠堂”金鑑堂”三字,一路直行後段為土路,機車無法再往上,將車停放於此。開始步行為”鵝卵石步道”旁是高大的綠竹林,遇一紅色的三角點噴漆,此為第二登山口GPS (256426 2744295)。循此右行過一相思林,繼續前行不久就是三等基點,有指標指往二等基點,隨即刻前往,二等基石 GPS(256630 2744168),旁已被清理的很乾淨,四周視野展望欠佳。

2. 犁頭山 位於新竹縣竹北市和新埔鎮的交界,GPS(253779 2746190) H127M,三等基石,九十七號。關於犁頭山的地名由來,是因為飛鳳山台地之段,在此呈尖角狀,且從石頭坑方面,高度級級降低,抵此設入新竹沖積平原,其平面與立體狀,俱如犁舌,故得稱。(資料引用: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 第二冊(上) 洪敏麟編著)。 從清朝就享有盛名,可惜登臨者不多。由123縣道轉往115縣道入竹16縣道在接118縣道,左轉往“文山國小” 上山,車可停在文山國小的停車場,由其校旁產業道路步行,約10分可達基點,可遠眺新建的”高速鐵路”和六家及新竹市區,上面展望佳。

附註:飛鳳山丘陵介紹,資料節錄自《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

飛鳳山丘陵
飛鳳山丘陵是關西西南方之等腰三角形狀丘陵,底邊為關西、九讚頭線,頂點為台地西北端之犁頭山。鳳 山溪灌流於丘陵北緣,頭前溪灌流於其西南緣,兩溪均形成廣大的沖積河床,呈網狀流路,兩側的沖積平原在犁頭山附近會合,兩溪下游並形成廣大的新竹沖積平原。本丘陵之底邊,長約九公里,其他兩邊各長14公里,面積約60平方公里。
本丘陵頂部平坦,面上留有台地礫層蓋覆,露出於丘陵西北端之犁頭山與下山之間,基盤以頭嵙山統之火炎山礫層而成,面積約佔全台地四分之一以上。
殘留的台地大部分高度300公尺以下,向西緩傾,西北端高度降至海拔40公尺左右。台地面大致已被切割殆盡,只殘留犁頭山面而已;其他部分出路頭嵙山統通霄層,以較弱砂岩、頁岩互層挾礫層而成。飛鳳山塊高度在470公尺以下;原地形已被燥坑、鹿寮坑、王爺坑、倒別林坑等溪切割,地形原面似屬於紅土緩起伏面,可與關西台地面對比。
飛鳳山丘陵之原台地面,亦可能為石門舊聯合沖積扇之一部分,屬於其扇緣部分,唯本丘陵之原台地面,大致主由頭前溪所形成,鳳山溪乃石門舊聯合沖積扇扇面上的放射河川之一,河流成因與頭前溪顯然不同(頭前溪發源於石鹿大山西坡,主流上游稱上坪溪,屬於山丘型流域)。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東北坑山 位於苗栗縣三灣鄉,在永和山水庫的東南邊,二等基石 1053號,
GPS (242494 2726856) H198M。基點身陷中在中繼站內,不得其門而入。.
由新竹轉往台三線,過三灣鄉永興製茶場,不遠右轉入民治街,沿途過三灣大橋和二份美橋 ,遇一叉路有指標指往永和山水庫,在一條不知名的產業道路前進,過苗5縣道,找了一會兒才找下興幹125號電線桿,GPS(242372 2726874) H161M, 及登山口為”台視公司楓樹下微波中繼站”,此為階梯步道,由此而入發現大門已經深鎖其旁並用鐵網圍住,因而只能從其邊緣繞過,在前行到中繼站大門亦深鎖,可能還在放寒假,其旁都被高大的鐵絲網圍住,無法翻越而過,只能從鐵網的縫隙中看到基點。

2. 牛湖凸山 位於苗栗縣頭份鎮和三灣鄉的交界處,在永和山水庫的西北邊,三等
基石一四六號,GPS(240017,2728236) H159M。由此產業道路前行遇一叉路右往永和山水庫方向,左往三灣方向(接苗17縣道)。取右行過"三灣國小永和分班",繼續前行又遇一叉路左往造橋方向(雙坑產業道路),取右行路過永和山水庫的背後,前行到8K(後段為尖車產業道路),知登山口已不遠,找到東興幹30右11/右分35電桿, 對面即登山口。地面上有紅色的三角形噴漆和M346的字體,GPS(239926 2728295) H142M。或由頭份交流道下接台1線(即中華路)接東興路過東興橋的水源路接上尖車產業道路(非苗5縣道)亦可。由此上爬不需5分鐘登頂。沿途都是竹林,展望欠佳。回到登山口取車,上行不遠處有一平台可鳥瞰整個頭份市區,感覺還不錯。

3. 上果作園山 位於苗栗縣三灣鄉和造橋鄉的交界處,在永和山水庫的西南方。
三等基石 七七號,GPS(239409,2725162) H153M。機車可直達基點,因路較窄建議汽車不要開上去,步行約20分鐘可登頂。由雙坑產業道路往造橋前進,到"雙坑高分11號"電桿為上果作園山的入口,右轉一個大灣可見到一紅色的三角形噴漆,和登山指示牌寫到上果作園山40分,入口有一鐵鍊圍住,從其旁而上但沒有發現任何登山布條,上到最後工寮亦無登山路徑,這時GPS顯示應是左邊的那個山頭,回頭找叉路口,爬上一田埂上方,發現有一條水泥路通往那個山頭,下到水泥路時就見到了紅色的三角點噴漆,循三角點而行遇一岔路口為"雙坑幹11支6",取左下過一池塘,不久是個三叉路,取直上沿著山路繞道而行,沿途盡是一些綠竹落葉,繼續上行赫然發現基點就在道路旁,其旁亦有不少的箭竹。在這樣低海的郊山, 居然會見到真是不可思議。回程一探這條產業道路到底通往何處? 原來入口對面是在"雙坑高分8號"電桿,其旁為“裕順木材行”,GPS(239760 2724684),兩個入口距離非常近。取車後行經”雙龍橋”到了”大坪”,路過"錦水國小"轉往台13線向著頭份方向邁進。

4.老崎平頂山 位於苗栗縣頭份鎮,命名來源可能此山在老崎和平頂之間。三等基石 七九號, GPS(244248,2732001) H180M。由台 13線轉台1線,再接到苗124縣道往要到珊珠湖叉路時,前有一"阿德水餃牛肉麵”對面的巷子進入,即”中正三路243號”,其旁亦有”頭份鎮農會珊瑚辨事處”,由此上去取大路途經老崎、平頂,上面是一大片的茶園和一個高大的鐵塔,可見到右方的山頭上有修建涼亭,從登山口不到5分鐘即可登頂,算是頭份鎮公園化的郊山,視野展望佳,下山可由經由水流東的"信徳國小"出來。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結山(那是山) 二等基石 1532號,GPS (280533 2738994) H1520M。位於桃園縣復興鄉和新竹縣尖石鄉的交界,為復興三尖之一,登山路線眾多,本次採取由嘎色鬧啟登,算是最便捷的登山路線。

日期:2004/02/14
天氣:晴
人員:mori 

行程紀錄如下:
0640 新竹出發轉往羅馬公路(118縣道),沿路過了長興,開始尋找奎輝一號、二號橋(51K 以後) 。在過上奎輝站牌見到奎輝三號橋。
0814 由奎輝三橋不遠的水泥路右轉進入,此為入口 GPS (282788 2742804) H342M。不一會兒接到柏油大路,通往“嘎色鬧”部落,一路上有不少的櫻花綻放。這時遠方突現兩座高聳的尖山,為外鳥嘴和那結山。外鳥嘴山的裸落的崩岩一眼便能認出,邊騎邊拍照,路過“奎輝國小嘎色鬧分校”。
0831 遇叉路口(叉1),GPS (281984 2740998) H710M。取左上而行,路口有登山布條,直行為部落。
0842 行到水泥路的盡頭,為一整好地的高地菜園, 過一小溪流(溪1),
GPS(281638 2740344) H813M。
0851 登山口,GPS(281593 2740241) H815M,剛開始為一片竹林,上行不久轉為芒草區。
0904 過芒草區,一路上都是長滿青苔的岩石,加上前些日子都是陰雨綿綿,因此走起路來非常的滑,深怕一不小心就慘遭滑鐵盧。遇一叉路口(叉2)取直行往那結山2小時30分,左邊標示牌寫到“往嘎色鬧山120分、往拉號山200分,此路上行亂岩堆疊很爛”,GPS(281448 2740033 ) H846M。
0930 繞過一小溪瀑布(溪2),GPS (281217 2739614) H961M。一路上見到的水管,原來就是從這裡汲水的。
0941 見一紅色的指示牌標示 "那結山往上和嘎色鬧往下”,上行不遠即是窄稜岩石坡,不時要手腳並用,走起路來備感吃力。GPS (281210 2739415) H1030M。
1019 在窄稜岩石坡休息,GPS (281170 2739177 ) H1253M。
1034 三叉路口,“右往那結山40分, 左往拉號山(良羽鳥山)、榮華山、北橫公路(大灣)”,GPS (281188 273895) H1351M。
1051 此時山路轉往下行,沿途盡是雜木林, GPS (281170 2739177 ) H1253M。
1100 為箭竹林小山頭,GPS (280898 2738858) H1392M。
1115 遇一大岩壁從其旁而過,GPS (280672 2738913 ) H1445M。行經途中指示牌說明”那結山快到了”,這時山徑還是一直往上爬升。
1132 到達那結山之前,還要有個一大岩壁要攀爬,終於上到那結山前一岩石平台,這裡幾近360度的展望,桃園、新竹、苗栗等中級名山,一覽無疑。續行不遠有一條從外鳥嘴來的山路來此相會,不一會兒,就見到那結山的基點。回到平台繼續展望,這時有兩位山友陸續到達,一位來去湖口的從外鳥嘴那邊過來,一位來自桃園和我取相同的路線,原本以為今天又是只有自己一人會來此地。
1230 湖口的山友,寒喧幾句,因行程較遠便先行離去。剩下和桃園的山友繼續閒聊,這時山嵐已蜂擁而至,不一會兒這些山頭已是白茫茫的一片,什麼也沒有看到,因而開始下山。
1452 下山之路突然變得很輕鬆,和桃園山友邊走邊聊,不知不覺已下到登山口。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