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4/03/20
人員:mori
天氣:陰雨

苕谷坑山 GPS(334498,2767575) 三等三角點 1059號 H479M。苕谷坑的地名的由來,可能跟這裡往昔滿山滿谷盛開的蘆葦花有關。此地有一瀑布,自崖上垂下白練,恍如銀河倒掛,因而被選為雙溪八景之一的 “苕谷觀瀑”。由102縣道過”雙溪中學”右轉泰平產業道路,此產業道路完成約在民國70年左右,未通之前由雙溪至泰平步行約3-4小時,因此兩地之間的往返,非常不方便。泰平原本有一國小現已廢校,目前學生多轉往雙溪國小就讀。在此途中有一”辭職嶺古道”,故事的發生是在民國60年,有三位臺北師專畢業生分發至泰平國小,當他們到達此地時,已是筋疲力竭了,想到還要越過此大嶺前往任教的小學,感慨前途艱辛,次日毅然返回縣府教育局提出辭職,因而被稱為辭職嶺 (大樟嶺)。登山口約在6.1 K處,GPS(334876,2767170) H376M。由此上爬,沿路盡是一些雜木林和蕨類,這幾天下雨路面有些濕滑,要到基點前有不少的筆筒樹,基點前方應有一些展望,不過今日霧氣太重,白茫茫的一片什麼也沒有看見,登頂約要30-40分鐘。

遠望坑山 (下雙溪貢寮) 三等三角點 1039號 H287M。遠望坑為昔日三貂四社之一(其他三社分別為舊社、福隆、南子吝)。清姚瑩的 「台北道里記」中有一段雙溪至遠望坑的行程的描述「下嶺八里牡丹坑本名武丹坑,武鎮軍隆阿改今名。有民壯寮,守險於此。護行以防生番也。六里粗坑口,過渡。六里頂雙溪,有渡。八里魚行仔,有溪。八里下雙溪過渡為遠望坑民壯寮。里許至三貂大溪,西淡水界,東噶瑪蘭界」。可見遠望坑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循102縣道至貢寮國中由其旁的嵩陽路前進遇叉路時取左,行至往竹子湖、龍崗的指示牌時,往竹子湖方向,到一三叉路口(上有三角點指示的標記,不過讓人看了有些錯亂),決定取中間的那條路試試,道路的終點,有一民宅石壁坑27號(暫稱登口1),在其左邊有一山路被網給圍住,可將它拿開從其旁而過,此路寬大但只見到一二條很舊的登山布條,就鼓起勇氣大膽的前進,路過一小土地公廟,來到一用鐵絲所圍住的欄杆(此為這個地區很常見東西,通常是防止牛隻進入),越過欄杆後不久取左線而行,沿路完全沒有任何的登山布條,不過判斷方向應該是無誤,到達路的終點,直轉而下,下到底時取左而行亦是一平坦的山路,由此而去遇叉路時取左,後再取右(這時出現大量的登山布條),續行到達叉路口時,取左上行為一上坡路,前行一會兒即是基點,其旁多是了高過人頭的茅草,使得展望受阻。就匆匆的拍照下山,到達取右的叉路口,這次取右行(因不想走回頭路),過一會兒又遇叉路取左行,直行應可下到“下雙溪街17號”那個登山口。一路上有不少的登山布條,可見有不少人從這裡上山,猜測應可接到竹子湖那條產業道路,來到芒草區時反而未見任何的布條,再繼續前行初為土路,不久就變得成水泥路(暫稱登口2),為道路的終點。不一會兒就是“石壁坑26號”的民宅,終於到達三叉路口,再踢回民宅取車回家。這次誤打誤撞的很意外能夠完成O行連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ri 的頭像
    mori

    山通大海紀行 by mori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