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曾仁傑夫婦盛情的邀請下,此路線雖四年前已走過,今日舊地重遊,兩日放慢腳步,又有另一種新的體驗。順道清理一下山徑,並將分岔路釘上指標牌,往後山友到此登臨,應無迷路之虞。

日期:2010/11/06~11/07
人員:曾仁傑、葉淑梅、林春滿、mori
天氣: 陰有雨

第一天 11/06
行程記錄如下:
06:05 司馬庫斯部落沿後方產道出發 H1520m。
06:20 經路旁瞭望涼亭,不久抵分岔路,直行往巨木群,木牌標示里程約5K,左上迦南農場可往雪白山登山口,取直行路 H1593m。
06:24 分岔路,右下「司立富瀑布」,續行穿越過孟宗竹林 H1582m。
07:06 連過二座竹搭橋,抵驚而不險的碎石坡,小心快步通過 H1544m。
07:25 古道平緩好行,不知不覺就來到「楓香亭」有解說牌描述三百年前五兄弟來此開墾的故事,在此休息片刻 H1553m。
08:29 古道蜿蜒而行,過溪木橋,即抵巨木區,內有9棵巨木,棵棵高大勁拔,生意盎然。其中以樹圍20.5公尺,號稱台灣第二的大老爺(YaYa),原媽媽之意,最為雄壯威武,讓人驚嘆連連 H1620m。
09:20 由其後方上行,過奇特的「中空巨倒木」H1743m。
09:30 繞過巨木,轉左下至「雙溪口」H1777m。
09:50 沿左股溪稍往上溯,隨後往右上稜,路旁有顆碩大結實的巨木,山友陳文同取名為「二老爺神木」H1821m。
10:15 續上大陡坡,這段實在累人! 終於接上古道正路 H1956m。
10:51 往右循古道之字路盤旋而上,路旁有顆巨木參天 H2047m。
11:29~12:32 續行接連五、六顆巨木,英姿勃發,讓人嘖嘖稱讚。行行復行行,即抵雪白營地三岔路,右往鴛鴦湖,取左上雪白山、西丘斯山。撐傘午餐,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H2142m。
12:47 上行至雪西鞍部,左往雪白山,取右往西丘斯山 H2217m。
13:41 鑽越箭竹林,一路陡坡而上,這段真是要人命!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抵達西丘斯山,上有顆山字森林三角點 海拔2427公尺。這時山頂已雲霧籠罩,毫無視野可言。原路退回往雪白山。
15:19 循稜而下過鞍部,這端較緩上,並不覺得吃力,到達雪白山頂 三等三角點 NO.1531 海達2444公尺。由於時候不早,還是趕緊朝西南稜下司馬庫斯。
16:21 沿松針路飛奔下行,不一會兒的功夫,到達三岔路口,右往東泰野寒山,取左下司馬庫斯 H2220m。
17:18 一路垂直陡下,過小段腰繞路有些難行。這天色突然暗了下來,拿出頭燈全神貫注、謹慎下山。過獨木橋,已離登山口不遠 H1720m。
17:22 到達登山口,整個心終於可以放不下來 H1718m。
17:30 下泥土產道,往左行經蕃薯園不久有分岔路,判斷應往左下行,實際上應往右上行 H1682m。
18:47 過舊部落楓樹林區,產道路之字下行,盡頭已無路。只好折回到原先的分岔路口,改往右路。這時腳步已開始不聽使喚,加上濃霧瀰漫,只得龜速般回到早上的巨木群分岔路。
18:56 往右行水泥路,疲憊不堪的回到司馬庫斯部落。

第二天 11/07
行程記錄如下:
06:36 由司馬庫斯車駛後方產道至巨木群分岔口,再左轉經迦南農場,到達東泰野寒登山口 H1657m。
06:40 拿開鐵柵欄,先往左走芒草路,再取右循黑色水管路而上,到達竹林入口,此處佈滿舊路條 H1667m。
07:00 沿此之字形上爬,此段路面光凸難爬,只得緩慢前進,轉接上支稜路,路變好行 H1806m。
07:25 循支稜前進,有樹可抓,須臾功夫來到一處透空點,可展望下方司馬庫斯的舊部落 H1956m。
08:00 最後一股作氣,上到主稜岔路,左往東泰野寒山,右往雪白山,取左行 H2078m。
08:28 沿稜而行,途中小繞石壁路,隨後再轉上稜,就到達東泰野寒山 三等三角點 NO.6293海拔2111公尺,山頂多箭竹林,大刀清理一番。循原路往雪白山。
09:11 穿過雜木林,經芒草區,樹密蓬勃草長,此段清理頗費時 H2027m。
09:38 鑽過箭竹林,進入鳥網區,有不少的寶特瓶的丟棄物 H2039m。
10:01 續行窄稜路,繞小山頭,下到四岔路,為一寬廣的鞍部,左往嘎拉賀;右下司馬庫斯,取直上雪白山。(左右路為泰雅古道通過,此為昔日司馬庫斯通往嘎拉賀部落聯絡情誼的越嶺古道)
10:54 緩上路,林木茂密,緊跟路條,往後路漸陡峭上頂,腰繞石壁路 H2181m。
11:11~12:00 轉上箭林走瘦稜路,通過倒木山溝路,再轉左上稜,抵雪東司三岔路口,開闊地午餐。
12:43 原路回四岔路口,轉左下泰雅古道往司馬庫斯。
13:25 山徑逶迤而下,到達雪白山登山口,此和獨木橋為共同登山口。
14:10 過舊部落遺址,路口有立有泰雅族的圖騰,回到東泰野寒山取車回家。

相關紀錄:
1.司馬庫斯古道大老爺神木上西丘斯山連走雪白山、東泰野寒山O型新路線 2006/03/11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5334
2.司馬庫斯越嶺鴛鴦湖一日單攻18小時挑燈夜戰行 2007/04/20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9507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鴻子山:早在清朝噶瑪蘭廳志描述:「鳳頭山俗呼擴仔山,以形得名,一峯突聳,高插雲端,山南有大小風洞,每當快雪時晴,四顧青巒拱列,而此峯奇特,正如水波凝結,跗萼梅花,亦蘭陽一偉觀也。」因山形像清朝官員戴的帽子,而台語稱官帽為「鵠仔」,所以有「鵠仔山」的稱呼;而「鳳」和「鴻」諧音相近,到了日治時代台灣堡圖則出現了「鴻仔山」的名稱,加上山形酷似日本富士山,因此有了「礁溪富士山」的雅號。山名幾經轉變,到了國府時代的經建版地圖,摽示為「鵲子山」,猜測應是「鵠子山」之誤植。
◎跑馬古道,位於台北縣坪林鄉和宜蘭頭城鎮交界的石牌附近「金面大觀」,到礁溪鄉五峰路,全程約5公里,為昔日「淡蘭古道」之一小段。修建於清光緒年間,先民常利用來搬運木材,上拖木馬搬運木材,因此有「木馬路」之稱。二次大戰期間,日本軍官常騎馬巡邏於此,居民稱之為「陸軍路」、或「跑馬路」。北宜公路通車後,又稱為頂車路。


日期:2010/12/05
天氣:晴
隊員:藍天隊17人
紀錄如下:
08:27 礁溪走`五峰路往右入跑馬古道至南口,再左轉陡上產道到清修宮停車 H224m。
08:58 取左山徑進入,沿途可見山豬掘食翻土的痕跡,行至一石堆疊牆,稍作休息 H347m。
09:37 續行經楓香林,可惜未有楓紅。來到十一股溪上源,有水管縱貫交錯,循溪左右跨行 H398m。
10:21 脫離溪谷,往右轉上稜,行行復行行,路旁有一四方大平石 H549m。
10:31 來到鞍部芒草茂密,行至分岔路,往左上到保線路林道上,對面即是高聳突兀的鴻子山。路口指標牌:右往圓通寺、水鴨池、後湖子;左往油杉保護區、五峰旗山、山豬窟、礁溪老爺飯店 H572m。
11:10退回到分岔路,改往右前行仍是菅芒充斥,一路揮刀前進。隨後轉陡上之字路,出雜木林,又見芒海一片,不久抵達鴻子山 有一三等三角點 NO.839 海拔679公尺,又有鳳頭山、擴子山、鵠子山、鵲子山、礁溪富士山等稱呼。四周展望受阻,依稀可見鶯子頂山、鶯子嶺及下方的蘭陽平原。
11:20~12:30 由於基點附近悶熱不宜午餐,只好退回至雜木林,樹下涼爽就此埋鍋造飯。
12:59 午餐過後先至鴻子山全體拍照留念,稍往後退回幾步,轉左下芒草高過人,沿山腰路急陡下轉進雜木林 H647m。
13:19 蜿蜒腰繞路,出山凹後有無敵展望,遠方的龜山島若隱若現,有股朦朧之美 H498m。
13:28緩上小山崙,通過國有造林地,植有烏心石、台灣肖楠、青剛櫟 H498m。
13:46 下至產道,有分岔路,左往圓通寺,取有行 H416m。
13:52 經過幾戶民宅,行至水泥橋前,不過橋循溪邊堤防而行,此溪為「猴洞坑溪」的上源,隨後轉進竹林地,過乾溪床到對岸 H398m。
14:02 續往上行山肩路,轉陡下至寬敞大空地,為『日據時期派出所遺址」』。對面有鐵柵門,由此進入原為「上新花園」,現變為養雞場。左往「石牌金面大觀」,取右下跑馬古道 H361m。
14:17 過猴洞坑溪,有『跑馬古道』的石勒,溪水清澄解熱氣 H340m。
14:24 昔日黑鉛礦場展望台 H336m。
14:29 走碎石子路,經麻竹坑溪旁樹蔭下大石片砌成『山神廟』H308m。
14:53 轉彎處木馬展示區解說牌。
14:59 十一股溪『玉龍宮』登山休息站 H158m。
15:02 古道南入口,由此搭接駁車回清修宮取車。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九層源坑古道,因舊路多所崩榻,雖多次踏查仍無法貫通,原本想結合九層源坑山,O型的美夢已求之不可得! 所謂的「路不轉,人轉」, 今日改由香魚農場南稜線上建牌崙,沿途山徑清幽,林木婆娑,魅力不減於古道路線。

日期:2010/12/12
天氣:陰
人員:藍天隊員16人
紀錄如下:
08:45 坪林茶博館集合後出發,車行台九北宜公路48.1K碧湖,左轉尖山湖產道約4.8K,到達香魚農場入口,有尖山湖幹82 H413m。
08:51 經農場尖山湖13-1號鐵皮屋周宅,內有大小魚池羅列 H385。
09:01 通過橋沿水泥路蜿蜒而上,右方可見梳妝頭山,山形尖銳,突兀聳立,頗為奇特,上到周、林墓園地,路稍緩。往後轉為泥土山徑 H466m。
09:12 循山徑而行,才不到半年的光景,已是菅芒蓬勃,蓁莽擋路,只好揮刀清理,片刻功夫,山徑又開朗了起來!路旁鐵皮工寮,這時才注意在它有門牌號碼:尖山湖7號 H473m。
09:18 抵三岔路口,有2010.07.18 藍天指標牌:直行九層源坑、三份子、藤寮坑;往左循稜造林路下溪底刣牛寮土地公;取右往上開始另闢新徑 H500m。
10:24 循稜緩慢上行,雜木林路,無困難地形,推進速度頗快,到達一平緩山頭,稍作休息,吃水果 H681m。
11:05 往前推進,接上一由左下方上來山徑,疑似台興建電塔的踏查路。循此路追蹤,前行不久小平台午餐休息到12:09。
12:07 續行路徑明顯,路旁有新砍痕,行至另一山頭 H810m。
12:29 出現獵人留下木炭遺跡,續行接上2008.8.10 已闢山徑,指標牌:右往尖山湖12號約40分,取直行833峰 源茂山~建牌崙 H813m。
12:36 抵833峰頂,看到對面的源茂山到建牌崙連稜,宛如一道屏風似的,高不可攀,橫亙在前頭,稜轉右行 H831m。
12:54 稜上山徑清幽,草木稀疏,加上涼風習習,讓人不覺心曠神怡! 抵鞍部,有一東西的越嶺路通過 H830m。
13:29 續行一路往上,抵937峰三岔路,左往源茂山、藤寮坑山,右往建牌崙,原路折回。
13:55 回到越嶺鞍部,左右兩路路跡相當明顯。右路似乎可通達2010.8.08 九層源古道碧湖溪上源的「金斗甕」? 來日有空再探。取左路一探究竟。
14:25 此路路況奇佳,應是條造林路。這時山下傳來呼喊狗兒的叫聲,須臾間草叢裡突然鑽出一條獵犬來,原來這裡有人在圍捕山豬。往下而行,結果山徑最後接上12:09 往尖山湖12號的路上 H674m。
14:31 抵尖山湖12號,遇到鍾姓的屋主。原來是他們在捕山豬。
14:51 離開12號,改走產道至尖山湖古道口,轉搭隊友車回坪林茶博館取車。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由萬壽山到八分寮山連稜,因久無人行,荒煙蔓草,已致於路徑漸至荒蕪,非常可惜。今日單槍匹馬,礙於個人能力有限,只將山徑稍做整理清除,全境已補上路條。近日有興趣的山友,可從三爪子坑山方向前來,應可節省不少的時間。
 
日期:2010/12/19
天氣:晴
人員:獨自一人
記錄如下:
08:22 基隆轉萬瑞快速道路下瑞八公路(台乙線)9.5K附近「安德宮」土地公廟停車。順道參訪廟旁左側的「白蘭公紀念碑」(1),H47m。
08:25 往「麥當勞」方向前進,越過馬路到對面,中山路237號巷口,有長壽嶺步道指標牌,有此進入 H47m。
08:39 循水泥冗長階梯路上行,來到一處早覺會的會所,可見山友在此運動和休息H152m。
08:42 續行仍是高陡的階梯路,到達萬壽山,標高180公尺,頂上兩顆無名小水泥柱,及一面導覽圖,對面的四腳亭環峰盡收眼底。
09:11 往下行有木製指標牌,左往南萬壽山160公尺,右往106公路(瑞平公路),往左行未見山徑下南萬壽山。只好退回改往右下有分歧路,取左山腰路H141m。
09:49 循稀疏路條,接上稜線路,由此前行抵南萬壽山, 有一鑛物課 1140號,標高135公尺。
10:14 沿東南而行,不久遇上桂竹林,密密匝匝有些難行,加上七橫八豎倒一地,揮刀前進免不了一場苦戰H136m。
10:52 側身鑽行許久,連過了二個小山崙,終於脫離苦海,H147m。
11:51變為灌木林,路況稍佳,不過仍有黃藤、刺藤在旁伺候。稜線路最後往右陡下接上橫貫的保線路,左可出東和路往瑞芳車站約25分;右下應可到106公路。往右行幾步,隨即轉左上 H151m。
11:56 通過「八堵-瑞芳」025及「頂坪-瑞芳」006號高壓電塔,又鑽進山稜路H155m。
12:21 過一小山頭走緩下路,來到竹林鞍部,往右行有明顯的山腰農路,前行發現不對。改左上稜,入口綁有路條 H150m。
12:42,上行片刻看見路徑已荒蕪,又是蓁莽遍地,這下苦也! 只好硬著皮上山頭,果然頂上有路條飄揚 H170m。
13:47 走雜木林山徑,可惜久無人行,雜草叢生,拔刀清除。一連過幾個山頭,走上亂石坡,來到一展望極佳的陡峭山峰,結果卻錯過了坑子內山 有一建設廳礦補 2048號。看看時候不早了,只好留待下次! H298m。
13:57 續行三岔路口,指標牌:左往瑞慈宮、三爪坑口約60分;取右行八分寮山約20分 H302m。
14:11 循稜而行,過尖聳山頭,往下走30公尺岩壁路,有繩索可拉,並不危險。再過一山頭,即抵八分寮山,又稱八分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標高322公尺。若左行三爪子坑山約90分;右出106公路約30分。原路折回下瑞慈宮。
14:24 分岔路,2009.8.15藍天指標牌:直行往瑞慈宮約45分、瑞芳車站約60分;後往八分寮山約35分;取右往瑞八公路東和路口約40分 H238m。
15:05 沿竹林坑谷溪溝下行,路條稀少,但路徑明顯好走。接上東和路轉彎處,牆上噴有往土地公廟的標與,遂往前行,果有一「和德宮」的福德祠。原路退回。
15:15 踢東和路,出瑞八公路,路口有間OK便利商店,直行往瑞芳車站 H72m。
15:30取左行經過麥當勞、中油加油站,回到「安德宮」。

註1:詳細考證可參考: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733)[台北瑞芳].淡蘭古道白蘭氏紀念碑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733/tony0733.html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鄉長厝的地名由來,相傳早期在獅頭山下有戶賣香的人家,當地人久而久之稱此「香頂厝」,由於兩者間台語音相似,嗣後轉變而成。早在1654年的荷蘭人所繪的《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這裡已出現個平埔族Kipanas社,即為後來清朝文獻上所稱「峰仔峙」社。當時每逢海水漲潮,到此附近基隆河灘,常可聽到海汐、河汐相擊,沙沙的美妙聲,造就了「峰峙灘音」的雅號。同治年間陳培元所撰的《淡水廳志》中,選列為淡北內八景之一。進入日治時代,這裡開啟煤礦的風華,首先在明治35年有「小島煤礦」的開採;大正年間有後宮信太郎的『北港口炭礦』;昭和時期有汐止周錦樹家族的『義興炭礦』。為了運送這些煤礦,從大正七年間(1918),此區陸續設立友蚋鹿寮線、汐止北港線的輕便鐵路。將煤送至鄉長厝集中,再穿越無極鋼索吊橋,運至五堵集煤場。延續到國府時代這裡仍有友蚋、合興、東山等媒礦,當時二百六十戶人家,多數以煤礦維生。可惜好景不常,到民國六十年間煤礦產業每況愈下,輕便鐵道遂全線拆除,走入歷史。

日期:2011/01/02
天氣:陰
人員:藍天隊約20多人
領隊:江啟祥
嚮導:鄭忠政
紀錄:mori

行程如下:
08:00 基隆車行中山高下五堵交流道,左轉往汐止方向走大同路三段,再左入長安街經五堵車站,過長安橋、涵洞,直行鄉長社區,循「玉泉宮」指標牌進入,至宮下方停車場 H72m。
08:09 往回走道鄉長路二段18巷口,取左線道路進入 H42m。
08:21 經一排排鐵皮屋到達路底二段26巷12號,「汐止文化藝術學會」。遇到學會人員,好心指引上山路徑,並告知這裡有個煤礦。由其屋旁左側「阿庚亭」進入,果然見到一個民國四十四年設立的「友蚋煤礦三和坑」,坑口已用紅磚封住了 H42m。
08:46 往上續行,有一廢棄的工寮,原想從屋後繞過,不過看似有些難行。於是只好改由前方直接闢路而上。來到頂端稜線路,發現路況頗佳。有一黑色的水管,從上延伸過來,循此前行,兩旁竹林密佈。往右可見一貼近的保線路,不久即轉入保線路蜿蜒繞行。這時路的左側,乍見一山洞,頗為奇特,遂往前一探究竟? 此洞透光可看到對面出口,且洞裡溝中充滿了積水。先前的黑色水管到此為止,原來是在此汲水,此洞應是昔日臺車運煤所開鑿的 H99m。
08:55 保線路寬敞好行,須臾間已經來到鄉長厝山」根據資料原有一建設廳基石礦補 NO.2015,已不知去向。現頂上改立一高工局 NO.146 水泥基石 標高107公尺。雖然已知結果,大伙還是不死心,於是就砍開山頭竹林,看看是否有奇蹟出現,不過搜尋許久還是毫無所獲。
09:19 保線路終點,有一「汐止-八堵015」高壓鐵塔,再往前行密竹林擋路,不見路條。經大刀一揮往下果然有路,可見掉落的舊路條 H110m。
10:07 轉急陡降路,亦步亦趨轉身下行,往右可見下方華新一路的「麗景天下」社區,續行來到鞍部,原想由此往右沿棱開路。這時先頭部隊來報,有鐵絲網圍住,恐過不去,只好乖乖走舊路下「伍聖宮」H53m。
10:17 沿宮後方水泥階梯而行,不久改為土路,經一清溪(安溪)嘉慶丙辛年(1806)周家古墓 H82m。
10:19 上稜路,頂上赫見一運煤所用的「天車間」,稍作休息 H98m。
11:06~12:04 下頂路山腰間驚現一紅磚廢屋,應該也是和挖煤有關的建築物。山徑稍往左腰繞,最後再切上稜,來到「麗景天下」後方的邊牆,往前續行片刻,有一大水泥空地,有一扁平石塊,可當天然的石桌。此處開闊好展望,前方的下坡山,遠處的仙洞湖山、分水嶺山、中股山,盡入眼簾。於是就在此提早午餐 H72m。
12:19 鑽過小段芒草林,轉入矮灌木叢,這裡又有個煤礦廢坑 H77m。
13:25 循稜一路披荊斬棘,來到一處小山頭,轉稜往右路陡下,綁上繩子,下行不覺困難 H122m。
13:41 接上2010.08.21崇稜隊黃九廣前輩闢好的路徑,改左行 H116m。
13:48 不一會兒的功夫,即抵鄉長山 有一建設廳礦補 NO.2019 標高95公尺。
若往左右下行皆可到鄉長路的廢汽車旅館,循原路退回。
14:16 退回到先前岔路口,往左行稜線路稍作整修,此段亦是黃九廣前輩所新開。抵分岔路走2010.08.18 已開好路線,轉右行 H97m。
14:46 接上傳統路,右往台狗寮山,取左往獅頭山 H154m。
14:56 分岔路,直行闢新徑找鮕鮘坑鑛物課基石 NO.1154,右往獅頭山 H146m。
15:24 循稜而下,竹林相當茂密,加上路旁有危險地洞,推進速度頗慢,好不容易到達一小山頭,原本以為到了結果不是。於是再往前探行不遠,看看GPS還有一半路程,唯恐摸黑,決定放棄退回 H125m。
16:02 回到先前岔路,往右走獅頭山方向,經基隆河水源基石,來到土地公廟,越嶺鞍部指標牌:直行獅頭山,右下鮕鮘坑街(汐萬路二段),取左下鄉長路二段大埤 H122m。
16:19 循越嶺路而下,剛開始路跡稍明,往後路徑模糊只好沿溪谷下切,來到溪邊發現左側有舊路痕跡,不過溪底很淺,於是就沿溪出去,果然不久就接上鄉長路二段的產道,若往左上可回到鄉長山,取出大埤 H39m。
16:41 經167巷口廢汽車旅館,行至40巷右轉小路,過大埤旁回到玉泉宮下停車處。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2011/01/09
天氣:寒風冽雨
隊員:藍天隊20多人
領隊:江啟祥
嚮導:鄭忠政
記錄:mori

紀錄如下:
08:20 基隆轉暖暖上62快速公路下大埔交流道(往七堵)左轉大華二段過福興橋右走大成街車停「葉山藥園」附近,過對面即是登山口 H29m。
08:32 陡上爬水泥階梯路,不久往右改走山腰土路,轉左上乾溝路有繩可拉,接上創昇公司來的寬大路徑 H127m。
08:45 取左上行,石獅山頂,有一顆三合基石 NO.8 標高160公尺。今日寒風冽雨,天空一片陰霾,毫無視野可言。因此不多作久留,旋即轉下山。
08:57 遇分岔路,續直下行,左下有路可往大華二路「德潤橋」,能轉接上瑪陵尖西北峰 H125m。
09:14 鞍部岔路,右下往大成街『創昇有限公司』,續行路往上稜 H65m。
09:25 接上稜分岔路,有指標往石象山,取右行 H121m。
09:34 石象山頂,無基石,標高約144公尺,可看到對面石獅山的身影。原路折回。
10:29 經一「汐止-八堵」026 高壓電塔 H152m。
10:53 抵中埔山,有一高工局基石 NO.36 標高170公尺。山頭已被下方的花崗岩步道,削去大半,全體在此合影拍照。
11:20~12:24 此花崗岩步道,只鋪到港口山下為止。港口山,頂上山勢雖不高,但上山路有些陡峭,加上今日陰雨綿綿,路面溼滑,困難度增加不少。為安全起見,只得少數人登頂。頂上芒草蓬勃有建設廳礦補 NO,2110、三合基石 NO.07各一顆及二顆中油基石,標高193公尺。循原路小心下山,在此搭上外帳午餐。
13:10 續行兩旁有不少的高大的台灣沙欏,下鞍部有越嶺路通過 H150m。
13:13 經綠竹林路旁每隔約10公尺就有埋設一中油,頗為奇特。轉右陡下有棵造型特殊的板根樹,抵西勢外寮山,又稱港口山西峰,有一顆三合基石 NO.3 海拔140公尺,基石剛好位於路中。
13:34 續行回到大成街,路口附近有鹿瑪高幹44號電桿,左往友蚋,取右往「葉山藥園」H104m。
14:10 經創昇有限公司,回到早上的停車處。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隆市瑪陵坑西勢內寮地區,今瑪西里民大會堂一帶,清朝稱『阿班嶺』,為平埔族語轉譯而來,現已不知其意。在日治時期,城崎彥五郎在此附近開礦,並於大正三年(1914)興建一條輕便鐵路通達七堵。使得人口逐漸增加,礦寮集中於此,為瑪陵坑西勢最大的聚落。由於這裡採礦賺錢容易,加上商店到處林立,那時男人一來到這裡工作就樂不思蜀,不想再回家了,因此當時流傳了『若行到阿班嶺,著無想厝內的某囝』這樣的厘語。直到光復以後,還有『日德煤礦』、『日德新煤礦』、『福海煤礦』等在此繼續開採,不過隨著礦業的衰落,往日的榮景只維持到民國65年為止。
◎『瑪西賞桐步道,』位於瑪西里民大會堂上方,由瑪七產道富民橋左側進入經親水遊憩區,往左跨越瑪陵坑溪一條長約850公尺環狀步道。起源在民國47年到50年間,瑪東、瑪西這一帶的人工造林樹,以相思樹、油桐數為大宗。漸至成林,換算時間樹齡至今約40、50年。每到四、五月花季,片片桐花有如白雪般地飄落,鋪滿整個山間小徑,景象相當的美麗。


日期:2011/01/23
天氣:晴轉陰小雨
人員:獨自一人

記錄如下:
09:30 由基隆轉暖暖上62萬瑞快速道路過瑪南隧道下大埔交流道(往七堵),一下交流道,取右行,左往瑪東(大同街),不久遇T字岔路,再取右行往瑪西,左往大埔、七堵。
09:35 經金明昌鹿園,到達翠谷橋附近停車。橋下有小瀑和壺穴地形及『五堵圳源頭遺跡』(註1),正對剛好是石獅山,左側有『瑪陵水岸餐廳』。今日溪水波濤洶湧,所以就下橋參觀。橋頭旁有個『介壽公園』,往上一探有個『蔣公銅像』、再往上行有個『觀音像』,續上小公園似乎已經荒廢,有小路可到北二高瑪陵橋旁。附近有個鑛務課基石 NO.198,由此過去有些困難,於是只好退回橋頭。有一小路為昔日越嶺『友蚋興化坑』的保甲路,進入不久有民宅,基石似乎在後方遂放棄 H38m。
09:48 車行至『長潭亭』前停車,往前行有路通到對面,過小木橋有些危險,滾滾瑪陵坑溪相當混濁湍急,讓人有些怵目驚心。過橋後一看有一工寮,全境由鐵絲圍住,不得其門而入。附近有鑛務課基石 NO.200,只好放棄 H70m。
10:00 續沿大華三路上駛,經『鯉魚亭』、『仙洞亭』、『瑪西里民大會堂』,來到『阿班嶺亭』附近停車。找到一條下溪階梯路,路口有『尚仁幹188支分』及『瑪西綠化景觀步道』,決定由此一探礦務課 NO.202 H77m。
10:08 過溪有個小攬沙壩,通過容易,走石階路,原來這裡有片綠竹林,往右穿過竹林,看到一間廢棄的『天車間』,根據經建一版地圖顯示,以前這裡附近有個『日德新煤礦』 H94m。
10:35~11:08 根據GPS導航基石在右側,注意到下方有條明顯的水管路,越過小溪溝到達水管路。由水管路稍往上行,看到右側有稜線,遂硬切而上。上頂開始作地毯式的搜索,好在這裡植被稀疏,不過單憑一人之力,還是會有些困難。找了許久,原本要放棄,暮然回首終於出現了鑛物課 基石 NO.202 ,因位於阿班嶺附近,故取名為『阿班嶺山』又稱『西勢內寮山』,海拔約112公尺。稜上也有條水管路,原想由此而下,不過和先前的來路相向不同,於是還是原路折回。
11:16 回到阿班嶺亭,續車行往上瑪七產道,來到『富民橋』右側停車。往左走沿溪步道,這裡的溪水清澈見底,再往右過橋,有分岔路,取右路而行往上木梯步道,沿途有解說牌,來到最高亭。
11:40 往下行,連過二次小溪,接回先前沿溪步道,又回到富民橋。今日因溼寒的關係,步道顯得冷清空無一人。不過不長的步道,倒適合一般的遊客前來踏青。原路車行回基隆。


註1:文獻記載:清乾隆年間(約西元1750年),安溪泉州余氏先賢帶領眾地子,渡海來台,到達五堵定居開懇,並設家廟。灌溉農田,極需水源,經探勘確定,發現可由瑪陵坑溪引用水源,先賢開始承擔水圳開鑿工程,由瑪陵坑溪中段,翠谷橋下源頭,以堅毅的精神一鋤一剷開鑿,圳路靠山壁經過大埔-鴛鴦潭-中埔-港口-引水到五堵圳頭(百福社區),蜿蜒六公里長的五堵圳艱鉅工程,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完成,擔負起輸水灌溉功能。
止。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烏塗窟地名由來,是因為溪谷窪地有煤脈露出。大正二年(1913)即有顏元頭、洪玉章二人來此境內員山仔、蛇舌子從事開礦活動,大正六年(1917)又有基隆顏家到此開採。到了大正八年(1919)台北鐵道株式會社成立,鋪設一條由石碇通往景美的輕便鐵路,使得煤礦運送更加的便利,因此帶動此處煤業的蓬勃發展。光復後,當時主要二個煤礦,一是「台松煤礦」,另一是「修記煤礦」。據台灣礦業史續(二)下內記載,由李松柏所經營『台松煤礦』,從民國35年至60年,總產量為231,243噸;另一由洪村雄所負責的『修記煤礦』,從民國40年到57年,總產量為116,032噸。若以100、50、30、10萬噸的總產量來作為分類,二礦產的藏量並不算豐富。
◎大格門古道,為烏塗窟通往水底寮的一條古道,因經過大格(隔)門鞍部,故稱之。清朝時為淡蘭古道的一小段,日治時已修建為保甲路。據《淡水廳志》《淡蘭擬闢便道議》記載:『…五里烏塗堀腳,有內陂,水淺,宜石橋(約長五丈許),山路宜修;五里大隔門,全山路、宜修(山雖高數丈,幸袤平不陡),下嶺五里柯子崙坑,一半山路,樹木陰翳,有兩坑,宜木橋二(約長二丈許)…』。


日期:2011/02/13
領隊:江啟祥
嚮導:鄭忠政
隊伍:中華山岳藍天隊
人員:21人
天氣:陰

紀錄如下:
08:00 下石碇交流道沿106乙線到石碇市區,右轉北47公路(碇格路)到烏塗窟『聚福宮』旁停車 H144m。
08:04 出發至烏塗窟民宅29-1號,走到屋後山坡,看烏塗窟溪口 鑛物課基石 NO.241號 海拔145公尺。
08:28 直行北47-1分岔路,取左行入口有『景安宮』指標牌,沿此柏油路而上,抵『員山福德宮』稍作休息 H252m。
08:41 續行經右側『景安宮』H277m。
09:05 轉為泥土路穿越鐵柵門,有一『萬善堂』 H370m。
09:36 產道轉彎處,有水泥階梯捷徑不取 H473m。
09:50 接上北47-1稍往左『蓬坪幹150電桿』,取左走小段廢棄山腰路 H522m。
10:24 路底無路,往下闢路接上月扇湖山稜尾鞍部,再取左下之字路,到達山凹平台,作地毯式的搜索,鑛物課基石 NO.1139。結果基石並不在此,而是在往前上方約1公尺的斜坡上,一個奇怪的位置。難怪! 江隊長、鄭忠政兄前先尋找會無功而返。當郭文龍兄,大喊找到基石了,這時大夥歡聲雷動,雀躍不已! 比中十八億的大樂透還高興! 新春第一砲,果然是個好兆頭。故將它命名為月扇湖山基點峰 海拔約470公尺。全體拍照,好心情都寫在臉上。
12:12~13:15 改闢稜線路到達月扇湖山無基點 海拔583公尺,山頂有一寬敞的空地,對面即是筆架連峰二格山,在此午餐。
13:32 午餐過後循舊路下山,往左會到『蓬坪幹150電桿』新登山口,亦即北47-1公路,右往風露嘴,取左往烏塗窟續行不遠有民宅稍退回,取左下有水泥路 H519m。
13:48 循之字路而下,不久轉泥土路,往右行只見路徑荒煙蔓草。經大刀一揮,頓時前方開闊明朗,路底果然一條平緩寬敞的廢棄道路,通過小溪,上方有片人造杉林 H461m。
13:57 再次過溪澗,往上一看有一大岩窟,這裡有取水管。大夥戲稱為『水濂洞』,此處好修行 H448m。
14:02 續行路的左側赫然發現一個燒窯遺址,一時之間大夥也分辨不分到底是哪一種窯? 有的說是磚窯,有的說是炭窯。事後問下方四分子民宅,說道是個煉焦的煤窯,根據早期的美軍地圖這裡有個『修記煤礦』。推估此煤窯遺址至少有五十年以上。此小型煤窯,只有二個窯洞,不過洞口頗大,人可輕鬆進入,上方有二個明顯的通氣孔。除此之外附近還有廢棄的竈和蓄水池,真是個意外的收穫! 大家嘖嘖稱讚,驚嘆不已,久久不願離去 H446m。.
14:29 循此路下行,大夥開玩笑的說,若還有個土地公廟,那今日之行就是一百分了。果然不久即出現一個古樸土地公廟,裡面已無土地公神像,旁有一樹齡頗老的櫻花樹 H430m。
14:31 經過櫻花園,可惜並見開花,到達工寮,有分岔路,取左下 H419m。
14:44 出現舊石階路,濕滑小心慢行,走過小水泥舊橋,轉上穿越茶園 H367m。
14:58 往下再經一櫻花園,可見朵朵綻開,美不勝收! 走水泥路,到達四分子民宅聚落,循此而下到達十字岔路,取直行 H329m。
15:05 進入山腰土路,到達改建土地公廟,內有石造土地公 H314m。
15:08 續行下石階路經紅磚三合院古厝下方,轉上接『大格門古道』,已改為水泥階梯步道,右上接北47-1公路,取左下行 H300m。
15:16 沿步道而行,路的右側民宅可見一游泳池,過裝上不繡鋼欄杆的石造古橋,過此不遠有一新穎的『福德宮』,前方有一模糊不清的石碑,稍可辨識字跡,『修建大舌子長壽橋 …昭和四年…』,西元1929年建立的,距今已超過八十年 H238m。
15:24 過另一石砌橋墩古橋,橋的右側可見兩道天然的滑水道,橋後左側又有一石碑,約可識碑文『修造烏塗窟長壽橋…大正十一年…』,西元1922年,此橋更為久遠。出北47-1公路約1.1K處,附近有蓬坪幹22電桿 H224m。
15:51 往左沿公路而下,回到烏塗窟聚福宮,完成此次的驚嘆行。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清朝時期台北通往宜蘭的道路,當時為防止林爽文亂黨的越界逃亡及過三貂大嶺的危險性的問題,曾擬闢一條淡蘭便道的路線,路由「艋舺武營南門啟程…經深坑仔街、石碇仔街、烏塗堀嶺腳、大隔門、柯仔崙坑、粗堀坑…噶瑪蘭。」原以為經過大格門鞍部到水底寮就是『淡蘭便道』正路,不過研究台灣堡圖後還發現另有其路,此路較近且不經水底寮到粗堀坑,唯所畫路線未標有『柯仔崙坑』地名,一時間仍無法得到完全的應證。所幸找到一份同治貳年四月(1863)拳山堡灣潭庄金永安墾戶仝立按股均分合約內有記載『…又拈得柯仔崙垵及粗堀透焿仔寮寮山場相連壹段,東至石空崙透粗堀無尾崙與壹結比[毗]連立石為界;西至吊白瀨崙透大隔門盡崙分水為界;南至石空坑小崙與壹結比[毗]連立石為界;北至大崙水流落為界,…第七鬮:鄭港等合為一股,拈得應管灣潭頂埔一段。…又拈得柯仔崙垵山場一段。東至大坑為界,西至水底寮大路分水為界』,由此墾契可知柯仔崙的位置是介於水底寮和粗窟之間的山場。此份稍早於同治十年《淡水廳志》中記載『淡蘭擬闢便道議』年代均分合約,當時已出現「水底寮」的名稱,奇怪的淡蘭便道議中卻支字未提及,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便道未經過此處,因此可斷定淡蘭擬便道正路應該是台灣堡圖上所劃的另一路。今日除了順利找出台松煤礦的礦坑口及輕便車路,最大的收穫就是發現淡蘭便道大格門段,仍保存著相當完整的舊石階路,看了讓人為之動容! 待來日探得粗窟段,如此就可大功告成。


日期:2011/02/28
領隊:江啟祥
嚮導:陳金成
隊伍:中華山岳藍天隊
人員:17人
天氣:晴

紀錄如下
08:05 石碇烏塗窟聚福宮集合後出發 H135m。
08:17 取左行過西口橋轉入北47-1公路往四分子,經員山橋到達蓬坪幹8號電桿附近右下產道 H152m。
08:23 過舊地圖上的「大安橋」,改建水泥橋,並未見其橋名。不遠處有三岔路,取左行至烏塗窟51號民宅,已大門深鎖,此處路底轉為山徑 H160m。
08:40 循雜草叢生的小徑,剛進入不久可見一廢棄紅磚屋,只剩一面牆。由此走竹林緩坡而上,路徑隨即轉為腰繞平坦,此為昔日的運煤台車道無誤。沿此一路清理過來,到一處寬闊的泥沼地。右側樹林中隱約可見一坑洞,遂前往一探究竟,果然是一舊煤礦坑,比對舊地圖原來就這是昔日的『台松煤礦』。觀其坑內早已積滿了水,隨處四溢橫流,難怪此處會如此的泥濘不堪,循原路退回,H184m。
09:07 續行仍是舊台車路,不過路底已被侵蝕及崩榻須繞道。鑽過倒木,往上路徑變得崎嶇難行,此段應不是台車道 H184m。
09:59 轉走小段櫻花路,隨後穿越茶園,過溪溪水清涼無比,沿對面農路,有扶鐵欄杆上行,可見一石頭厝,但沒有門牌號碼。這時主人和幾位朋友剛好在屋前享受大餐。續往前行有一美輪美奐的民宅-四分子2號,此處路一分為二,右上行為一水泥車道,取直行走農作土路 H279m。
10:04 接上T字路,上方有一紅磚三合院,右往四分子高家莊,取左行 H291m。
10:15 來到大格門古道有分岔路,左下烏塗窟,取左上階梯路,到頂為北47-1公路,再往右行於3K里程碑前,此處有一頗富盛名的『許家手工麵線』店,隊友前往參觀採購,我趁機休息等候 H337m。
10:46~11:05 全隊回攏,過3K不遠,往右下入四分子高家莊,沿途可見吉野櫻和杏花,爭奇鬥艷,不分軒輊。轉往山友家前午餐,此處『依山傍水,鳥語花香』。
12:05 離開高家莊,循原路回3K,往上行到四分子5號宅邊右側,循階梯路上行,頂端接北47-1公路,橫過對面有一『福興宮』土地公廟,再轉入山徑 H412m。
12:09 路右側有一2007年所立『芥子樓紀念碑』,為林姓子孫永懷亡父辛勞所立的石碑 H424m。
12:18 過十板橋,抵北47-14.5K樟空子1號民宅,主人好客提供自製秀菊茶水 H465m。
12:35 往右踢公路,路的左上方有一土地公廟,循階梯前往參拜 H476m。
12:44 三岔路口,左往彭山,右往小格頭,路口有蓬坪幹108電桿,新設指標牌:獵狸尖稜線越嶺粗窟,根據台灣堡圖標示,由烏塗窟上來,到此大格門,路一分為二,一過大格門鞍部,下水底寮,即現在山友稱為『大格門古道』;另一越過大格門鞍部的左側直下粗窟,此路應是淡水廳志提到的『淡蘭擬闢便道議』路線:「五里烏塗堀腳;五里大隔門;下嶺五里柯子崙坑;五里粗堀坑。」 H498m。
13:50 循此杉木林坑門進入,不久路底,即不見路跡。遂下溪溝,往右上探,果然出現讓人為之動容的舊石階,古樸石磴路層層而上,興奮清除追蹤而上,往右側可見『大格門櫻花山莊』內道路。改往左探路,遇廢棄梯田,一片濫泥地,繞過邊緣,轉上方有一間工寮,鐵片圍籬,無法通過。遂再往左切上支棱,沿稜接到主稜傳統路,左往獵狸尖,取右往大格門鞍部 H622m。
14:11 疑似淡蘭擬便道越嶺鞍部 H622m。
14:29 大格門,有鑛物課基石 NO.240 海拔600公尺,全體合照。十字鞍部,直行往粗坑崙,後往獵狸尖,左下水底寮,取右下。
14:47 沿階梯路而下於『櫻花山莊』附近回到北47-1,公路右下烏塗窟,取左往小格頭不久過5.5K H515m。
15:06 續行過6K,於約6.9K有蓬坪幹145電桿,轉右下四分子古道H514m。
15:19 過大岩洞,已有眾多路條 H438m。
15:22 2月13日發現煤窯遺址,補上說明牌『修記炭窯』H432m。
15:27 經舊石砌土地公廟 H422m。
15:40 經工寮、石板橋、茶園,來到櫻花園四分子6之4號,轉左下水泥路 H343m。
15:53 高家莊十字路口貨櫃屋,左往四分子2號,右上北47-1公路3K處,取直行路 H321m。
15:59 經石頭神像新土地公廟、紅磚三合院,回到大格門古道岔路,取左下。
16:05 過昭和四年(1929)大舌子長壽橋 H240m。
16:12 過大正十一年(1922)烏塗窟長壽橋,出北47-1公路1.1K處,蓬坪幹22電桿,取左下 H221m。
16:28 回到烏塗窟聚福宮取車回家。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以烘爐地山為中心,大致可分為鳥嘴尖、姑婆寮尖、三角崙山等三大縱走路線,不是路途遙遠,就是交通接駁不便,非建腳者可為。若只是單攻來回,又嫌路線太短,單調且較無趣。所幸前些時日,從大自然戶外登山健行會王志堅會長口中得知,桶後溪源頭還有一條少為人知幽美溪谷路線,並可O型連走烘爐地山。今日本隊趨車一探究竟,果然如所言:山青水綠,清澈靜謐,行走其間,讓人渾然忘我、清涼無比。

日期:2011/03/06
領隊:江啟祥
嚮導:鄭忠政
隊伍:中華山岳藍天隊
人員:18人
天氣:晴

紀錄如下:
08:17 北宜高下頭城交流道,左轉往礁溪走台9線,再右轉德陽路循宜5於大楓橋接宜6經林美石磐步道口、淡江大學蘭陽校區,往上山路狹窄難會車,右入龍潭產道,抵『櫻花陵園』停車場 H741m。
08:42 沿陵園後方土路上行,此處可見遠方烘爐地山,至寬敞空地,四輪傳動車輛可開到此 H871m。
09:02 循此續行,芒草路徑變窄,到達登山口,轉為山徑小路 H932m。
09:16 沿陡坡而上,抵十字岔路,直行往三角崙山 11公里,右下宜6林美產道、草湳山,取左上烘爐地山 H1028m。
09:32 泥淖地,往右有水路通沼澤 H1066m。
09:47 山前鞍部,往左有舊路條,取直上 H1120m。
10:10 烘爐地山,蘭陽五大名山之一,一等三角點 海拔1166公尺。四周雖芒草環繞,但展望頗佳。大小礁溪山、三角崙山、鶯子嶺連稜、姑婆寮尖連峰,盡收眼底。
10:20 續往下行,有分岔路,往左上稜到桶後林道約120分,取右下往姑婆寮山、姑婆寮尖山約90分 H1134m。
10:58~12:05 循陡坡下至桶後溪上源右股近雙溪口溪畔,提早午餐休息 H972m。
12:18 稍往後退回上至小平台,緣左股支流山徑進入,剛行不久即遇岩壁窄路,濕滑幾無踏點,遠望下方陡峭的溪流懸谷,讓人大意不得。只好壓低身體,緊靠壁邊緩慢,爬到上嶺。上嶺後循溪谷繞行,可見對岸的小瀑布 H985m。
12:43 續行不遠,踏石過溪,眼見前方幽美溪谷,巧奪天工,清澄碧綠,彷如一幅國畫,大夥直說: 讚! 讚! 讚!
13:05沿溪左右跨行,兩岸山光水色,晶瑩如鏡,倘佯其中,已忘溪之遠近,此乃大自然最佳饗宴! 又來到一處雙溪口,往左股行 H999m。
13:17 河道越漸狹窄,溪水已至見底,此處又有一雙溪口,往左股似乎也有路徑,取左股路口有一小滑水道,無著力點,小心慢行 H1008m。
13:47 桶後溪最上源溪水已近乾涸,出隘口路,芒草兩山夾峙,此景彷如是北宜古道風空(孔)鞍部的翻板,接上往三角崙山連稜路,往前幾步即可展望到下方蘭陽平原的旖旎風光,取右行 H1042m。
14:02 回到早上的十字岔路口,取直行下櫻花陵園。
14:40 回到櫻花陵園停車場取車,左轉龍潭產道上宜蘭交流道。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