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火號山,一座高度只有133公尺的小山,位於基隆西岸碼頭球子山燈塔和協和電廠附近,山不高卻有360度的展望。一開始對於這座小山的名稱,頗感好奇。查閱新編【基隆市地名】一書:談到在清代未建燈塔之前,用點仔膠火作信號,軍事上傳遞警報及作導航船隻,如古代烽火台,民間以火號稱之。火號山在清法戰爭中,一開始就是一個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即使是現代也一樣。而白米甕砲台,其地名是起源於能夠流出白米岩洞的傳說,貪心的廟守一想要鑿大岩洞,能更多得到更多的白米,以發大財,結果卻是最後卻是美夢落空,反而遭受到餓死的噩運,加上遠在三百年前荷蘭人就曾在此建砲台,故又有「荷蘭城」美名。且此地每至黃昏薄暮時,涼風習習,晚霞靄靄,自清代以來就是「米甕晚靄」之稱,為基隆勝景之一。而仙洞巖,相傳有仙人在此巖穴得道,故名仙洞巖。而「仙洞聽潮」亦自清朝以來為基隆的一大勝景。不過如今卻是香火鼎盛,其名勝清靜早已不在,讓人感慨時空的變化之大。
日期: 2006/02/25
天氣: 陰
人員: 獨自一人
行程紀錄如下:
12:00 難得基隆今天陰天不下雨,出來透透氣,三沙灣出發。
12:25 走中正路過基隆火車站,沿港西街前行,接上中山一路,續行到二路,遇叉路取右,至三路至三巷路口,301號公車十號碼頭站。再取左入巷內,將車停在三巷1號附近。入口有往順安宮的指標。
12:34 沿著順安宮的指標前進,到達三巷23之3號民宅叉路,取左上階梯步道直上,右往順安宮。
12:38 叉路口一間鐵皮屋48之5號,應該是廟宇,路旁電桿山水雲前輩指標往右火號山約40-50分,直上50-60分。取右行。剛上來時遇到一婦人,帶著五隻狂吠的小狗,問我來這裡幹嘛?
12:43 來到一座高壓電塔下,發現有點不對徑,取左進入檳榔接上正路。
12:46 扺【外港-仙洞線高壓電塔010】附近叉路,取上開始鑽箭竹林,這麼低的海拔的山丘也有箭竹林,真是有點驚訝。
12:51 走出了箭竹林,這一段還有點陡,加上這幾天下雨的緣故,路面相當的濕滑,好在今天穿雨鞋出門。
12:57 續上遇大石樹根路,不久出現一條紅色的輸油管線,來到頂上一座芒萁充斥的山頭,還有廢棄的凹地,像是機槍陣地,過此就到達基點。火號山,又稱球子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H133M。有360度的展望,獨立的小山丘,原本可展望到基隆群山和姜子寮山、五分山,更遠的五指山和磺嘴山,不過今日大霧罩頂,只能看到對面1956年建的綠色的廢棄的球子山燈塔。只好等下次再來觀景。
13:09 原路退回電塔010叉路取右,改走另一條路下山。
13:11 經綠竹林農路,過高壓鐵塔。
13:13 過保信宮。
13:21 經44號,21號,到達順安宮的入口,原來再此取左取右都能到達。
13:30 回到三巷口,取左續行往白米甕砲台,過301公車大白莊總站不遠,有個白米甕砲台的指標,再取左轉入光華街37巷。
13:33 抵達白米甕砲台停車場。已經一二十年沒有來此,高中時代的印象很模糊。
13:38 往右前方有個用鐵絲網圍住的四角形的廢棄的軍方瞭望台,右前下方則是協和發電廠,因霧氣一直沒有散去,無法展望海岸風景,有點可惜。白米甕砲台佔地雖不大,不過卻是個踏青看海的好地方。
13:49 轉往白米甕尖 H115M,頂上沒有基點,有個水泥的凸點和戰地的用的壕溝。旋即原路下山。
14:00 轉往仙洞巖,入洞舊地重遊,發現沒有什麼改變,就取道回家。
參考資料:
獨步山林間481:火號山2 by 蕭郎
http://myweb.hinet.net/home1/kennyhpk/w481/index2.htm
相關網站:
清法戰爭雜感
http://www.klnn.net/nndg/9306-72/002.htm
火號山,一座高度只有133公尺的小山,位於基隆西岸碼頭球子山燈塔和協和電廠附近,山不高卻有360度的展望。一開始對於這座小山的名稱,頗感好奇。查閱新編【基隆市地名】一書:談到在清代未建燈塔之前,用點仔膠火作信號,軍事上傳遞警報及作導航船隻,如古代烽火台,民間以火號稱之。火號山在清法戰爭中,一開始就是一個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即使是現代也一樣。而白米甕砲台,其地名是起源於能夠流出白米岩洞的傳說,貪心的廟守一想要鑿大岩洞,能更多得到更多的白米,以發大財,結果卻是最後卻是美夢落空,反而遭受到餓死的噩運,加上遠在三百年前荷蘭人就曾在此建砲台,故又有「荷蘭城」美名。且此地每至黃昏薄暮時,涼風習習,晚霞靄靄,自清代以來就是「米甕晚靄」之稱,為基隆勝景之一。而仙洞巖,相傳有仙人在此巖穴得道,故名仙洞巖。而「仙洞聽潮」亦自清朝以來為基隆的一大勝景。不過如今卻是香火鼎盛,其名勝清靜早已不在,讓人感慨時空的變化之大。
日期: 2006/02/25
天氣: 陰
人員: 獨自一人
行程紀錄如下:
12:00 難得基隆今天陰天不下雨,出來透透氣,三沙灣出發。
12:25 走中正路過基隆火車站,沿港西街前行,接上中山一路,續行到二路,遇叉路取右,至三路至三巷路口,301號公車十號碼頭站。再取左入巷內,將車停在三巷1號附近。入口有往順安宮的指標。
12:34 沿著順安宮的指標前進,到達三巷23之3號民宅叉路,取左上階梯步道直上,右往順安宮。
12:38 叉路口一間鐵皮屋48之5號,應該是廟宇,路旁電桿山水雲前輩指標往右火號山約40-50分,直上50-60分。取右行。剛上來時遇到一婦人,帶著五隻狂吠的小狗,問我來這裡幹嘛?
12:43 來到一座高壓電塔下,發現有點不對徑,取左進入檳榔接上正路。
12:46 扺【外港-仙洞線高壓電塔010】附近叉路,取上開始鑽箭竹林,這麼低的海拔的山丘也有箭竹林,真是有點驚訝。
12:51 走出了箭竹林,這一段還有點陡,加上這幾天下雨的緣故,路面相當的濕滑,好在今天穿雨鞋出門。
12:57 續上遇大石樹根路,不久出現一條紅色的輸油管線,來到頂上一座芒萁充斥的山頭,還有廢棄的凹地,像是機槍陣地,過此就到達基點。火號山,又稱球子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H133M。有360度的展望,獨立的小山丘,原本可展望到基隆群山和姜子寮山、五分山,更遠的五指山和磺嘴山,不過今日大霧罩頂,只能看到對面1956年建的綠色的廢棄的球子山燈塔。只好等下次再來觀景。
13:09 原路退回電塔010叉路取右,改走另一條路下山。
13:11 經綠竹林農路,過高壓鐵塔。
13:13 過保信宮。
13:21 經44號,21號,到達順安宮的入口,原來再此取左取右都能到達。
13:30 回到三巷口,取左續行往白米甕砲台,過301公車大白莊總站不遠,有個白米甕砲台的指標,再取左轉入光華街37巷。
13:33 抵達白米甕砲台停車場。已經一二十年沒有來此,高中時代的印象很模糊。
13:38 往右前方有個用鐵絲網圍住的四角形的廢棄的軍方瞭望台,右前下方則是協和發電廠,因霧氣一直沒有散去,無法展望海岸風景,有點可惜。白米甕砲台佔地雖不大,不過卻是個踏青看海的好地方。
13:49 轉往白米甕尖 H115M,頂上沒有基點,有個水泥的凸點和戰地的用的壕溝。旋即原路下山。
14:00 轉往仙洞巖,入洞舊地重遊,發現沒有什麼改變,就取道回家。
參考資料:
獨步山林間481:火號山2 by 蕭郎
http://myweb.hinet.net/home1/kennyhpk/w481/index2.htm
相關網站:
清法戰爭雜感
http://www.klnn.net/nndg/9306-72/002.htm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