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38年(1905)日人為了控制泰雅族屈尺群(Tarnan)及開發叭哩沙平原等目的,於是便修築了一條橫斷深坑廳屈尺到宜蘭廳叭哩沙的隘勇線。根據理蕃誌稿記載:「從7月25日開始動工,到10月2日完工,動員警部以下官吏579人,工人523人,總長度達14里,涵蓋範圍達五十方里。」該隘勇線不僅當時全台最為堅固,也是最接近首都台北,其重要性不可言喻。對於日人往後的理蕃討伐行動,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戰略防線。
  而『屈尺-叭哩沙』橫斷隘勇線,為哈盆古道和中嶺古道的前身,大致從現今烏來鄉信賢部落為起點,渡溪後沿南勢溪的右岸到福山部落,再溯溪上游至哈盆營地(habun),轉向東北方迂迴溪谷穿越過中嶺山前鞍部,改往向稜線南行循破鐺坑溪左岸到達溪口為止(九寮溪步道口),由此可聯絡叭哩沙(三星鄉)舊隘勇線,全程大約55公里。其中福山部落到哈盆營地段,就是岳界所說的『哈盆古道』;哈盆營地循溪谷越過中嶺山鞍部到崙埤部落段,稱為『中嶺古道』。不過由越嶺鞍部到崙埤部落和1905年所設立的隘勇線稍有不同,直到大正七年(1918)的蕃地地圖仍尚未畫出此路線,推測該段應該是在昭和以後(1925年)改道修築而成。


日期:2010/05/23
天氣: 陰有小雨
隊員:周佳蕓、沈宗毅、高悅馨、李漢鎮、梁大姐、阿璋、圓開,mori
          共8人。

行程紀錄如下:
08:21 中橫宜蘭之線台七線102K處,左轉經大同鄉公所產道,0.6K崙埤二號橋前,往右1.3K有分岔路,右往崙埤子山,取左續駛至橋前分岔路停車。入口有木制指標牌:左往斗嫩、九寮溪;取直行路往崙埤池、中嶺池 H321m。
09:18 整裝後開始步行小段水泥路,轉為林道泥土路,路基有些崎嶇不平,沿途過幾個右上的分岔路 H584m。
09:38 林道盡頭空地,非四輪傳動大概無法到此,續上轉為羊腸小徑 H699m。
09:52 開始飄起雨來,爬陡坡路接上寬敞橫向山稜路,往左行 H740m。
09:55 抵越嶺鞍部,左往崙埤池、中嶺池,右往崙埤子山,取直下中嶺古道 H746m。
10:20沿山腰路而行,下乾溝後往右走上亂石路 H813m。
10:29 通過人造杉木林 H836m。
10:37 過一乾溪溝 H810m。
10:42 迂迴路再過一乾溪溝 H802m。
10:55 下溪溝路有潺潺流水,往上行有一豪華的帆布獵寮。過此雨勢突然滂沱了起來,趕緊回頭躲入獵寮內,經過討論大夥決定在此提早午餐 H785m。
11:58 午餐過後,雨勢居然停了,好兆頭趕緊動身,續行不久有分岔路,左往中嶺山,直行過縣界牌,進入烏來鄉境內 H809m。
12:34好景不常,又飄起雨來,循古道蜿蜒而下,左側下方為萬丈溪谷,右側為腰繞路,雖小段崩塌,整體而言路徑還算好走,越過一小溪流到對岸 H784m。
13:09 續行仍是腰繞路,越過支稜往右急陡下到另一處溪谷 H839m。
13:27 盤旋而下遇岔路皆取右行 H780m。
13:51 下行之字路,遇岔路,往左下路徑明顯可通到溪邊營地,取直行路面雜木叢生,取刀稍作整理 H721m。
13:57 哈盆上部落遺址,竹林叢間可見駁坎疊石 H714m。
14:01下到溪邊,往左沿溪畔而行 H639m。
14:18 雙溪口,踏石過溪到左岸,順往下游行 H620m。
14:26 再過溪到右岸,往下溪床穿越芒草林
14:35~15:13 往右轉沿哈盆溪支流,過主流雙溪口上方哈盆營地,稍作休息,此時雨勢暫歇,H510m。
15:30時候不早往後還有10K的路程,加緊腳步,抵分岔路,右往至良久山、福山植物園,取直續行 H554m。
16:08 渡露門溪,架有繩索,過溪不難 H513m。
16:23 過小木橋 H507m。
16:34 原小瀑布,已乾涸見底,踏石而過H508m。
16:45 渡波露溪,溪水不大,涉溪容易 H493m。
17:07 木製指標牌:「前往卡拉莫基步道5717公尺;後往志良久山9222公尺、哈盆露營地5476公尺」,取右上行,H496m。
18:08 剩下最後的3K多的里程,使出僅剩的餘力一路飛奔而行,最後爬上水泥階路,終於到達『哈盆古道的入口』,轉搭預約的計程車,至新店市公所捷運站,轉車回基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