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山友「東山人」去年無意中在「摸乳巷」越嶺鞍部下方發現幾間廢棄古厝,加上經一坑當地人陳述,昔日確有一條通往作埤內的舊路,這些事實引起我們此次踏查動機。上星期已經完成作埤內古道到「摸乳巷」越嶺鞍部這一段,今日打鐵趁熱再由一坑古道這端探查,果如原先所預料的幸運找到舊路遺跡。目前整段越嶺路已清除完畢,有興趣的山友近日內可撥控前往。
日期:2010/06/06
天氣:霪雨綿綿
人員: 藍天隊員十多人
行程紀錄如下:
08:03 基隆下石碇交流道車行至106縣道59K處,左轉師功橋一坑聚落,於路旁左側福德宮旁空地停車。
08:11 步行過橋轉左沿溪邊石板步道,雨天有些濕滑小心慢行,過右叉路可往薯榔尖,續行不久取右上一坑古道 H239m。
08:20 路旁左側高地平台,有一舊石砌的福德祠 H288m。
08:48 黑色水管路,下溪往上源溯行,連日梅雨之故,溪水高漲且湍流,免強踏石過溪,雨鞋差點慘遭滅頂,上到對岸走入綠竹園,有分歧路:左往519峰下鞍部,直上581峰下有應公鞍部,稍作休息。
08:57 開始今日的踏查工作,根據地圖的研判,舊路可能在前方的雙溪匯流口。於是往下行找到雙溪口,二次渡溪往右支流上源探行,看似的有舊路路跡,不過路徑已被溪水沖蝕的嚴重,只剩乾溝路 H343m。
09:21 又是雙溪口,溪流一分為二,研判左股較像舊路,過溪後不久路的左上方平台,發現一廢棄石厝 H361m。
09:49 續上探過有一綠竹園,往後路徑逼溪而行,遇到一懸谷小瀑布,通不過於是往左側高繞而上,進入峽谷地形,路徑漸至崎嶇難行。一路上未見任何舊路的跡象,讓我們踟躕了起來!就在這時後方的傳來走錯坑門了的訊息,於是全隊決定下撤回到先前的雙溪口。
10:42 改走右股路,稍可識往上有路跡,循此前行路徑陡峭,不似舊路。於是只好往左下溪找路,通過芒草林,渡過右股溪流,轉入雜木林,有舊路痕跡,往前追蹤果然出現石磴路,越溪到右側 H422m。
11:03 越溪後浮現層層而上廢棄的農耕階地。往溪更上源探行,又出現大量的石階路,更確定這是舊越嶺路無誤。再往左過溪有片綠竹園 H428m。
11:12 進入陰森的溪谷地,溪水四處竄流,有些泥濘難行,續上最後雙溪口,前方已是陡峭的山壁,不見舊路痕跡。根據地圖研判應取右側坑門,往上一看是一個落差極大的懸谷瀑布,由此上行似乎是不可能,於是只好繞過峭壁 H410m。
11:45~12:40 爬超級大陡坡支稜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上到一小平台。這時雨勢仍未有停止的跡象,只好搭起帆布外帳就地午餐 H454m。
12:45 午餐過後,稍往後退,往左行腰繞可見幾間只剩門楣的石頭厝,無法想像在這人煙罕至的地方,居然有此廢棄的屋舍 H555m。
13:36 由石厝的左側再往上探行,又找到斷斷續續的石階路,終於接上上星期的踏查的鞍部。此鞍部相當的狹窄,寬度緊容一人,因而將他命名為「摸乳巷」鞍部。這時候已不早,只好收兵循原路折回。
14:00 回到先前的廢棄古厝遺址,往右下探路,剛開始有有些許舊石階路,不久就失去縱影。
14:37 一路往下泥濘地,路旁可見殘缺不全的青花瓷盤。轉往溪邊續探,此溪為右股溪流的上源,又出現三四階石階。到達溪邊往下懸崖無路,只好改循腰繞路接上先前的支稜路。
15:40 一路下行回到早上一坑口的福德宮,換裝後取道汐平公路回基隆。
- Nov 02 Thu 2023 13:23
20100606平溪一坑、作埤內越嶺路踏查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